第0895章 我是一個原始人(第3/4頁)

這哪有那樣簡單。

真的有這樣簡單的話,歐陸那邊人的人,也不會將之稱之為四大發明之一了。

將語文課本的事情大致的定下,剩下的細節讓巫、石頭幾個人進行處理,並往空白的課本之上謄抄,韓成就又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數學課本的事情。

有鑒於部落的人,對於加減這些接受的還比較快些,遇上乘除這些就頭大的情況,韓成就在第一頁直接將1x1=1 1x2=2……這九九乘法表,按照順序從高到低的給寫了下來。

這一靈感來自於小時候使用的鉛筆盒。

那時候的鉛筆盒只要將之翻開,就能在裏面看到印在上面的九九乘法表。

韓成那時候,能夠將之記下來,鉛筆盒的功勞很大。

只要狂轟濫炸的次數足夠多,總有將之給記下來的時候。

而只要將九九乘法表給記下來,那再進行簡單的乘法與除法就比較容易了,算是有了基礎。

開篇的九九乘法表寫出來之後,韓成就開始寫從1到10這些數字。

為了方便部落裏的孩子們進行記憶,韓成還將他小時候學到的兒歌一般的順口溜給搬了過來——1像鉛筆寫又畫,2像小鴨嘎嘎嘎,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呼啦啦,5像秤鉤稱東西,6像勺子墻上掛……

同時還發揮靈魂畫師的技能,努力的在幾個數字下面盡可能像的畫上與之對應的東西。

至於0,韓成則在下面畫上了一個雞蛋。

將數字這些寫出來之後,韓成就開始努力的編書了。

三年級二班的小明同學,以及小紅小方這些就都隨之出現了。

出的題目非常的簡單,並且也是采取了先講述例題,再在後面給出一些與例題相似的題目,好讓部落裏的學生們,模仿例題來計算這些題目。

多模仿一些也就會了。

比如,第一道例題他就寫道——小明有三個棒棒糖,神子又獎勵了他一支棒棒糖,現在小明一共有幾個棒棒糖?

然後再在下面進行解釋,最後列出3+1=4的算式。

後面的減法,基本上都是仿照著前面的加法來的。

比如,小明有三個棒棒糖,他吃了一個,現在還有幾個?

當然,除了棒棒糖之外,還有分果子、分魚之類的算術題。

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十以內的加減,後面會漸漸的將之發展到一百以內。

而且也不再是簡單幾加幾,幾減幾,而是發展成為了幾加幾加幾等於幾,幾減幾加再幾等於幾。

隨著需要計算的數字的變大,以及加減運算的次數變多,變得復雜,韓成就很適時的將加法算式與減法算式給寫了出來。

如同之前學習簡單的加減的時候一樣,也是先學習加法算式,等學習了一定的加法例題,將之運用的比較熟練之後,才開始將減法的算式給寫出來,讓人學習。

後面還會將加減的數字進行擴大,擴大到千、萬、十萬。

只要能夠將加減算式給熟練掌握,這些就不是什麽問題。

將加減之後,便是乘除,與加減一樣,都是從簡單的幾乘幾開始學習,先學習乘法,再學習除法。

小明、小紅、小方等一些遭人恨的小朋友再次現身,各自拿著棒棒糖之類的給人出難題,專門難為部落裏的孩子。

涉及到除法的時候,韓成就將余數給弄了出來。

這個時候,其實余數才是最符合部落的實際情況的。

畢竟許多東西都是不能將之給分成幾份的。

當然,這也只是最開始的階段,等到再往後逐漸深入之後,小數這些就會出現。

乘除寫完之後,韓成又將加減乘除這四則運算混合到一起。

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了先算括號裏面的等這些運算規則,也被韓成給搬了過來。

與語文不同,數學這個東西,不能亂編,題目這些可以根據時代進行編寫,但是運算規律這些卻不能改動,至少韓成自己沒有那個能力,能夠對此重新改動。

同時(a+b)xc=ac+bc之類的運算規律,也被他給寫了出來,並且還用來例題進行講解,好讓部落裏的人更加的容易理解一些。

當然,這就算是比較高級一些數學知識了。

第一冊的數學書,就將四則運算給學完,就算是到此而止了。

第二冊韓成準備在第一冊的基礎刪上,將幾何給弄出來,比如計算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之類的面積、周長。

後面還會學習立體圖形的體積,以及表面積等這些。

當然,這第二冊的數學書,韓成並沒有立即動手去編寫,而是就此停下。

因為這第一冊上面的知識,就足夠他們部落裏的人學上一段兒時間了。

按照他的估計,從他自南方的錦官城歸來,部落裏的孩子們,都不一定能夠將之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