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5/11頁)

但秦三錯是著名的“陰陽谷”的高手,雖屬武林人物,但卻又與一般混跡江湖的武林人不同,根本無須關心這等未節小事。

所以秦三錯奇高的眼力,真使徐少龍暗暗吃驚,當下已明白這是秦三錯天生過人之處,而從這一點再理一步推測,但可知他是個才智過人之士。

於是,徐少龍對這個人,登時列為提高警惕,拿他作最難鬥的敵手看待。一只聽秦三錯又道:“這等繁盛的碼頭,可說是龍蛇聚集,不知多少江湖人在這兒討生活。因此,有公門之人在此出現,也不算得是希奇之事。”

徐少龍一怔,道:“既然如此,秦兄又何須大驚小怪?”

秦三錯道:“我幾時大驚小怪了?雖然公門之人在這兒出現乃屬常事,但你須得知道,這些公人,全都是高手,這便顯示出事態的不尋常了。”

徐少龍道:“原來如此,但秦兄如何看得出這些公人,均是高手?”

秦三錯道:“視人之術,須從隱敝之處窺測,你只須瞧瞧,這些公人混雜在人群中,全然使人不會感到有絲毫的不同,這便是他們高明的地方。”

徐少龍笑道:“可是秦兄仍然看了出來了。”

秦三錯道:“我又不同了,其實看得出他們.並不算得是什麽大學問。”

徐少龍道:“那麽你敢是連人家想查什麽人或事,也看出來了麽?”

秦三錯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公門好手雲集此地,其中必定有不少是別處調來的,因此,我們最少也知道這個案子,決計不是僅屬於地方性的。”

徐少龍道:“秦兄之論,真是使人不得不服,我想,假如官家能夠延納得你這等人才,負責治安,必定能做到盜賊絕跡,夜不閉戶的地步。”

秦三錯仰天一曬,道:“哪一個官家能夠用我?事實上在我們陰陽谷附近百裏方圓之內,當真已做到夜不閉戶的程度了。”

徐少龍道:“啊呀!那真是了不起。”

秦三錯道:“這算得什麽?”

徐少龍道:“雖然那百裏方圓內的居民,都托庇在貴谷之下,得以安居樂業,這等功德,勝卻千千萬萬空言抱負之人。”

他這種推崇敬佩之意,出自衷心,是以真誠感人之極。

秦三錯也不禁被感動了,道:“在你心中,這件事如此有意義麽?”

徐少龍道:“唉!我們讀書人,如若沒有機會出將入相,外禦強敵,內撫黎民的話,便希望有一日能當個百裏據,治理州縣。而只要能使治內的百姓良民,安居樂業,便是平生之志得酬了。”

他籲一口氣,又道:“但秦兄身在林野,卻已能使四鄰百姓,得沐仁恩,豈能不教小弟敬佩?”

秦三錯心中十分受用,道:“假如你將來做了地方官,碰上有事,不妨找我商量。”

徐少龍忖道:“他善念一萌,從今以後,福報無窮。但他自己還不知道呢!”

當下說道:“小弟如有相懇之處,必定要秦兄,共襄義舉。”

秦三錯道:“聽起來有趣得緊,也許有一天我會替官家出力,哈!哈哈!”

徐少龍道:“秦兄是風塵中的奇人異士,自然從來不會想到替官家出力,這等心情,小弟倒是理會得。”

秦三錯忽然凝目望著他,眼光變幻不定,一時銳利似刀,一時又很溫和,甚且含有相惜之意。

徐少龍真以為自己有什麽地方不妥,被他看出了破綻。

秦三錯瞧了一陣,才道:“你一表人才,福澤深厚,相信不致於遭遇不幸。”

徐少龍一愣,道:“秦兄這話怎說?”

秦三錯道:“沒有什麽,但我不瞞你說,你如是與我在一起,總免不了有些奇奇怪怪的危險。”

徐少龍笑道:“古人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一點秦兄毋須過慮。”

他移動一下雙足,又道:“秦兄打算在這個碼頭上,等候多久?”

秦三錯道:“快啦!快啦!”

徐少龍實在想不通這兩聲“決啦”,究竟是什麽意思?

當下只好不作聲,靜觀其變。

過了一陣,忽見四艘巨舶,沿流而至,都駛到碼頭停泊。

這四艘巨舶,形式與長江下遊常見的略略有別,船身似乎較為狹長,利於遠航,但比較顛簸,乘坐起來,便不甚舒適了。

徐少龍憑著加入五旗幫後所學得的豐富水道知識,一眼望去,已知道這四艘巨舶,都裝滿了沉重的貨物,是以吃水甚深。同時又曉得這些巨舶,一定是從四川那邊一直駛到此處的。

他感到十分奇怪,迷惑地忖道:“四川雖然盛產藥材,可是藥材的重量,與一般貨物無殊,就算裝載過多,船身吃水的程度,亦不應如此之深。是以看來倒像是載運私鹽,然而川鹽如何能運銷到此地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