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勇救愛妻落風坡(第5/18頁)

白雲大師道:“石大俠此言必有深意,就煩勇力你走一趟。”

勇力禪師領命而去,石軒中又等了一陣,才道:“石某剛才曾透露說出己知道被勇力禪師帶回貴寺的姑娘是誰,但石某希望暫時不予說出來,不然的話,恐怕方丈大師及鐵心大師會對石某發生誤會。”

他的話聲微微一頓,卻見兩位老和尚平靜如常,不覺暗暗佩服他們修為功夫之深厚。

“石某終必要向兩位大師奉告一切,但如能在智力、仁力禪師查明責任之後才說,最是妥當。”

白雲老方丈道:“石大俠的為人,老鈉久已傾折,相信不至於發生任何誤會。”

鐵心大師霜眉輕揚,道:“石大俠莫非曾經被人發生誤會,是以今日行事特別小心。”

石軒中大覺驚服,道:“大師的話一點兒不錯,石某這次因無情公子張鹹及峨嵋白靈官真人。”

他把以前的經過都說了出來,最後道:“峨嵋派死傷多人,小徒史思溫嫌疑最大,已無法洗脫,石某雖深信他心地淳厚,性情善良,決不至於妄施殺戮,但在這等情勢之下,石某暫時只好把他列為有罪嫌的人。其次石某與瓊瑤公主一道到峨嵋山,一直無法解釋與她的關系,以致太清真人及金府真人都誤會石軒中的人格,以為另有新歡,這一點兒相當傷腦筋,日後不知如何能澄清誤會。第三點便是這一路和白桂郡主同行而引起武林中的謠言,石某既不能下手殺死一個女子,但又不能信任她不把犬子寄藏之所的秘密說出來,只好把她帶在身邊。”

兩位老和尚都頻頻點頭,白雲大師道:“內情既然如此曲折,難怪石大俠感到有口難辨了。”

石軒中接著道:“方丈大師之言,教石某甚覺安慰,實不相瞞,那位被勇力禪師帶回貴寺之姑娘,石某認為必是內子的小徒上官蘭無疑。”

他們都輕輕噎了一聲,鐵心大師道:“此說有理,她曾經自認復姓上官,但為何後來又不否認是瓊瑤公主?”

石軒中想了一下,道:“當時勇力禪師既然許她限期搬請救兵,但逾期仍然不見愚夫婦趕到,她必是認為那獨臂野豺呂聲已被鄭兄等擋住,無法見到愚夫婦。因此她又想到在貴寺經過審問之後,定然立時判處應得之罪,假如她被疑是瓊瑤公主,事情便大不相同,勢必要驚動多方,或能迅速把愚夫婦引來。”

白雲大師道:“相信正是如此。”

石軒中又道:“關於上官蘭的罪行,石某不能妄置一詞。目下既然兩位大師未曾對石某發生誤會,石某不妨提前把另一件測度之事說出。”

他停了一下,俊眼中射出智慧之光,緩緩道:“以石某猜想,那瓊瑤公主曾經一直跟隨著石某行蹤無疑,她目下既然有心和天下高人為難,那麽想使我們內部發生誤會,不能團結乃是必然之理。”

說到這裏,他又想了一下,接著道:“但她們如何能夠出入貴寺而絲毫不為貴寺發覺?這一點實在啟人疑竇,老實說石某曾經與她換過數掌,她的武功雖高,的確是石某生平罕逢的勁敵,可是最多也和石某在伯仲之間,因此我膽敢斷言,倘若石某無法在貴寺悄然出入,她們也不能辦到。”

兩位老和尚心頭微覺焦灼,現在就等石軒中自己說出他究竟能不能出入少林寺如入無人之境的一句話了。

石軒中朗聲道:“貴寺近日因上官蘭之事,嚴密戒備,石某入寺以後,觀察所得,認為一定無法出入貴寺而不被發覺,是以斷定她們也無能為力。”

兩位老和尚大大松口氣,可是既然不能辦到,目下的情形又如何解釋?石軒中又道:“石某相信仁力智力兩位禪師必定已查出端倪。”

鐵心大師微醫道:“石大俠的話誠然有理,但卻留下一個死結,使老袖無法解得開。”

石軒中笑道:“這倒不是石軒中智慧超人,假如把石某換作兩位大師,一樣想不出其中道理,這叫做當局者迷。”

兩位老和尚輕輕哦一聲,對望一眼,白雲老方丈佛法深湛,靜慧相生,此時微一凝神,把自己攝出事外加以推想,猛然醒悟,不覺低誦一聲佛號。

鐵心大師道:“師兄已參透了麽?何妨說出來聽聽。”

白雲老方丈道:“石大俠說得好,老袖等正是當局者迷。像這等離奇的現象,除非她們得到內應,決不能辦到。不過要老袖相信本寺弟子競與她們勾結,實難以置信……”他輕輕嘆口氣,接著道:“這一點暫時不須置論,單說那瓊瑤公主數人進出本寺之法,除非探悉本寺數百年來已經存在的秘道,決不可能兩度進山而不為本寺弟子們發覺:“

鐵心大師恍然大悟,一言不發,轉身出院,不久便回來,面色沉寒,向白雲大師道:“師兄之言已不幸言中,瓊瑤公主等人正是使用院外那口法乳井的地底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