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俠士風範(第6/12頁)

羅廷玉道:“用不看瞧了,反正我對這陣法之道不大懂得,瞧了等如沒瞧。”

雷世雄鋼杖一舉,眾人立刻移宮換位,迅快的轉動起來,只有雷世雄一個站在原位,兀自未動。

他緩緩道:“既然如此,敝莊可要得罪了。”

“羅廷玉道:“雷兄好說了,咱們乃是勢不兩立的讎仇,今日一戰,誰也用不著客氣,鄙人要出手啦!話聲為歇,已自跨步移動,混入九宮大陣之中。他霎時間已不知轉到那裏去了,顯示出這座九宮大陣實在十分奇奧變幻。羅廷玉心中有數,忖道:“以這一十八名高手的實力,莫說是布陣圍攻,即是烏合之眾,我也抵擋不住,這便如何是好?”

方轉念間,但見陣外已出現了許多白衣勁裝大漢,刹那間已擠得滿滿的,把這座九宮陣完全包圍起來。羅廷玉動員全身的感覺,等候最先攻擊上身的兵器。在敵人尚未侵襲之時,極為忍耐著不出手攻襲。他趁機注意到陣外的情形,忽然從人叢縫隙中,見到外面屋舍中走出一些勁漢,手中有的拿著弓箭,有的拿著長長的圓筒,有如唧筒一般。

見了這等物事,心中頓時大悟,忖道:“原來早先雷世雄不怕我趁機沖逃之故,敢情四下設有弓箭手和火器手攔阻,如若貿然硬闖,只怕比目下還要兇險……”

其實兇險與否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碰上勁箭和火器的話,簡直連拚上一拚的機會也沒有。目下無論如何危險,總還能發刀一拚,說不定可以撈回本錢。

他的思想飛躍閃掠周腦際,費的時間雖是很少,可是在這等殺機密布之際,也可算得夠長的了,然而對方居然還未曾迫攻上身,使他甚感奇怪。

雷世雄一面奔行踏位,一面縱聲大笑道:“羅少城主,須知我們這九宮大陣,如若有足夠時間催動,威力完全發揮出來,你可就連還手之力也沒有啦!”這話似是不假,因為那九宮大陣這刻有如走馬燈般轉動不停,顯得越發森嚴奇奧,殺氣更威。

羅廷玉耳中卻聽見一股細細的聲音,乃是女子口音,她道:“羅公子記住混戰之時,突向賤妾攻來,我將逆轉陣法,讓你有一絲空隙沖出這九宮大陣。”

這番話說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但是真是假,卻還待小心求證監定,才可相信照辦。同時這話倒底是那一個女子說的?也有一點點問題。雖然羅廷玉已肯定必是端木芙所說無疑,但這等傳聲之法,外表全不見痕跡,自然有萬一之慮。他受到種種之原因影響,所以不但沒有出手進攻,甚至根本沒聽清楚雷世雄剛才說什麽話。

九宮大陣依然急急催動,並未向他迫攻。羅廷玉不能不思索一些問題,所以也不曾主動出手。雷世雄心中大感訝異,暗念他莫非深悉此陣的奧妙不成?否則何以直到如今,還站立不動?

回應人:三壞球發言時間:1998五月10日,13點08分07秒

原來此陣原是淵源於道家心法。道家講究的是以靜制動,或是以幻相引誘對方先行動手。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這道理在任何內家功夫上,都是金科玉律,決不敢違。是以羅廷玉屹然不動,正是破陣毀法的唯一途徑。假如他一直耐心相持,不先動手。則雷世雄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主動先攻,一是變動為靜,如若不然,眾人老是迅快移宮換位的話,遲早支持不住。

但這兩途都有破綻可乘,羅廷玉若是深諳破陣之法,便可把握這一線之機,破陣而出了。這刻午間的太陽照耀大地,令人生出燠熱之感。尤其是率領群雄的雷世雄,因心中焦躁而全身發熱。他大喝一聲,踏上艮位,鋼杖挾著雄勁絕倫的風力,向羅廷玉當頭砸下。這一杖若是砸上,決不止腦漿迸裂而已,恐怕連身子也得砸成肉醬。

羅廷玉恰恰聽完那女子口音,其後又說的一句話,她說的是:“必要時你不妨使我受傷,總之定須裝得迫真一些。”

此時鋼杖已如迅雷般擊到,他寶刀起處,閃耀出眩目的精芒光影,當的一聲,架住鋼杖。雷世雄但感敵人刀招奇幻無匹,把他杖法中所有的後續變化,完全封死,不能不撤杖後退。

他心中迅快忖道:“我這一退,也該就是破陣的機會吧?”雖然想到這一點,但還是不能不退。羅廷玉根本不知道破陣樞機已現,兀自屹立核心。彈指之間,數縷金刃劈風的寒氣勁道,從不同角度齊齊襲到。當即長嘯一聲,使出一招“黃沙浩瀚”,頓時刀光四起,彌漫周身。

此是“君臨天下”七大絕招之一,奇奧無匹,但聽鏘鏘連聲,硬是抵住了四五件兵刃的攻擊,全然無恙。但斜刺裏又有二件兵器攻到,一是精鋼長杖,一是長劍。來勢之淩厲兇毒,還不去說它。最厲害的是這一杖一劍,配合的神妙無間,兩般兵器竟只是一招而已,全然不是二個人分別施展的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