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無錫老家(第4/7頁)

“簫兒,簫兒”,她聽見有人在叫她,是沈英傑。她知道他為什麽叫她,她在店門口已傻站了好一會兒了,再不走,恐怕店鋪的老板就要跑出來趕她了。想到這裏,她立刻轉身朝街的另一頭走去。

“簫兒,剛才那個中藥鋪就是你原來住的地方?”沈英傑追上她問道。

白簫點點頭。

“現在是中藥鋪了,自然也沒什麽可看的。那我們現在到哪兒去?”沈英傑問她。

“我記得我爹那時總是先把我帶到離家不遠的一個飯莊。那飯莊的名字是三個字的,其中兩個字好像是‘一品’。他常把馬拴在那家店的馬廄裏,然後帶我上山。姥爺,我們先去打聽下這家飯莊在哪兒吧。”白簫說罷便要沖進臨街的一家飯莊,卻被沈英傑一把拉了回來。

“你到飯莊去打聽飯莊,誰會告訴你?還是去隔壁店鋪問問。”

白簫一想也對,於是便走進飯莊旁邊的一家綢緞莊。綢緞莊的老板娘五十多歲,打扮得花枝招展,見到他們,立即滿面笑容地迎了上來。

“哎呀,這位客官,要買什麽布?做嫁衣還是做別的?我們這裏可是樣樣都有。”

“大嬸,我不買布,只想跟你打聽點事。”白簫老實地答道。

那婦人聽她這麽一說,立時換了副面孔。

“有什麽事快說,我這裏還得做生意呢。”她一邊說,一邊別過身去,將剛才抽出來的一卷綢緞又塞回了原處。

“附近有沒有家飯莊叫‘一品’的?”白簫問道。

“沒有。”那婦人翻了下眼皮,隨後答道。

白簫知道,因為她不買布,那婦人急著把他們打發走。若是身邊有閑錢,她自然也願意買兩尺布,換個確實的回答,可她身邊真的沒錢,僅剩的一兩銀子還是離開雪山時青木給她的,早在路上用得差不多了,哪還有余錢買布?但如今看來是沒錢寸步難行,這可怎麽辦?白簫朝沈英傑瞧去。

他早已不耐,朝那婦人喝道:“你這娘們!不好好回答我孫女的話,我便拆了你這店!”說罷,便是一掌打過去,那婦人驚慌地一躲,沈英傑那掌正好拍在櫃台上,那裏立刻被打出個大窟窿。

那婦人嚇得躲進櫃台裏不敢出來。

“喂!你不說,我們可不走!”沈英傑又喝道。

櫃台下面傳來婦人戰戰兢兢的聲音:“這位老英雄,我們這裏真沒這家店哪。我在這裏開店五年了,連聽都沒聽說過。”

“若你說假話,我可要回來找你算賬!”沈英傑道。

“我說的句句都是真的,不信,你去打聽。”

沈英傑朝白簫瞧過來。

沒轍,他們只得另想辦法。

兩人又到大街上問了一遍,可是,正如那綢緞莊老板娘所說的,誰都沒聽說過這家店。

“你會不會記錯了?”沈英傑後來問她。

白簫還真是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可當她閉上眼睛好好回想了一遍後,又一次肯定了自己的記憶。

“姥爺,我沒記錯,就是叫‘一品’。”

“可我們找不到啊,都問了那麽多人。無錫我們也不熟,這可如何是好?”沈英傑也是一籌莫展。

白簫也覺得無計可施,驀然,她想起一個人來,陳掌櫃不是說,她在無錫還有個姨媽嗎?何不趁此機會去認個親?順便也可以向她打聽這家飯莊。她是無錫人,對此地應該很熟悉,只是多年未見,不知這個姨媽肯不肯認她這個外甥女。她把這主意跟沈英傑說了,他倒很是贊同。

“咱們也不必非要她讓我們吃香的喝辣的,只要她指點一下怎麽走就行,關鍵還是要問到你爹過去帶你去過的那家飯莊在哪兒。”

白簫覺得有理,心想,綾羅綢緞,山珍海味,我不稀罕,現在我練了青木掌門教的內功,也不怎麽怕餓了,幾天不吃都沒關系,若是姨媽嫌棄我,我絕不求她收留。

主意定了之後,兩人便策馬朝無錫城外趕去。

她記得陳南城曾告訴過她,她姨媽住在無錫城外的一棟大宅院裏,夫家姓劉。他們到城外一打聽,那兒還真有戶姓劉的人家。白簫早不記得娘的名字了,只記得她姓羅,她也不知道姨媽在家裏的妻妾中排行第幾,她只知道也是個妾,於是在門口通報時,只能讓對方傳話進去,“白志遠的女兒來了,找劉羅氏。”

白簫和沈英傑在大門口心神不寧地等了一會兒,就見園子裏跑出來一個長得粗粗壯壯的女子,三十來歲的模樣,一見白簫便上下打量她。白簫看她的打扮舉止,知她不是夫人,應該是個丫頭,便也大大方方地讓她看。

“是你找劉羅氏?”那丫環問道。

“是的,勞煩大姐通報一聲。”

那丫環又朝沈英傑望去:“他是誰?”

“他是我夫家的長輩。”白簫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