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寫完了。

從2017年的7月5日開始上傳,到2019年3月31日完結,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共寫了四百多萬字。

我仍記得每一天推敲情節,堆砌文字的點點滴滴,那些逝去的辛苦卻又充實的時光,必將成為我珍貴的記憶,永遠不會忘記。

寫這段感言,我不想再去寫一句,就回頭看一遍讀得是不是舒服,是不是夠簡潔,太累了,就當是我與諸位讀者朋友的閑聊吧。

所以原諒我可能的語無倫次,前後不通順。

家裏最早是開書店的,租賃很多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那時還在讀小學,當然沒有看過。

最初看的第一本武學小說是雲中嶽的《霸海風雲》,在初中時背著父母偷偷看的,後來經得他們同意,又看了曹若冰的《女王城》,一度沉迷在武俠世界中不可自拔,加上小時各種武學文化的熏陶,遂有了武俠情節。

這也是我之所以選擇寫武俠的最重要原因,因為熱愛。

很多人說武俠已死,的確,在如今這種環境下,武俠的路真的很窄,本身受眾少,又礙於種種局限,論吸引力遠不及玄幻,仙俠等大類。

但我依然覺得,武俠仍有未盡的潛力。在這個新時代,武俠也應該有不同的表達,更好的創新,更進一步的文字形式,我堅定地認為,武俠未死。

我曾一次次幻想著自己心目中的武俠世界,但發現想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真的很難很難。

武俠的熱血,浪漫,灑脫,空靈之美,我連十分之一都無法完整地表達出來,真的是受文筆所限。

都說人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我覺得挺有道理,每次構思人物,劇情,總會走入原先的胡同,與最開始的想象背道而馳,近在眼前,卻怎麽都難以觸及。

這大概也是為什麽,很多作家或寫手,寫出的故事都大同小異,因為每個人都會循著慣性思維寫作,不管是有意無意。

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慣性思維所呈現出的故事,得到了市場的歡迎,而有些人沒有。我無疑就是後者。

我只能以勤奮努力去彌補,一句句地斟酌,不斷地總結,希冀能最高程度地提升,讓自己變成自己所能變成最好的樣子。

偏偏有時候又覺得太過於飾工,反少了真正的灑脫,也會讓文字缺少靈性。

總而言之,這一年多的時間,我每日都徘徊在這種異常矛盾的心緒中,糾結,吃力,見到的熟人都會問我,你怎麽瘦了那麽多,是不是工作太辛苦。

寫作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金庸先生說,它無法培養,也無法扼殺。我不能判斷對錯,只是因為喜歡和熱愛,所以才選擇這條路。

我享受自己編造的一個幻想世界,構織其中的喜怒哀樂,並很高興這樣東西,能被別人所喜歡,更興奮它能成為我養活自己的工具。

雖然第一本書被封了,第二本書的成績也不理想,但很慶幸父母挺開明,沒有趕我出去工作,反而一直默默支持我,有時想想挺對不起他們的……

這一年多的時間,基本沒有看過電視,也沒有怎麽娛樂過。發小自己辦了個健身館,送我一張健身卡,快兩年了,去了大概有10次左右。

最放松的時候,是和好朋友出去喝酒聊天,聽他述說工作的不易,也聽我述說寫文的艱難。

有時也會參加幾場婚禮,或是有事去外地,現在想想,也是難得休閑的時光。

我絕不是在訴苦,只是回顧這一年半的時光,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很感激自己能有一樣熱愛的東西,並讓它變成養家糊口的工作,這已經比很多人幸福。

再來說說這本書吧,很多人吐槽名字,一開始我只是想寫得輕松一些,不想故意取些裝逼味十足,一看就是主角的名字,沒想到反而成了一大槽點,我也是苦笑不得。

原諒我不知道,網上還有什麽“石樂志”的說法,早知道,取石小逸好了,但是又容易跟小姨混淆……

其實吧,我不是不能寫得細膩,但怕控制不好度,被人說成拖沓,水文之類的,不瞞你們說,我每寫一個章節,都會看看節奏是不是太慢,行文是不是太累贅,能不提及的東西都不提及,連說話都是越簡潔越好。

到了最後,感覺徹底變成了升級文,每一章的目的都是為了修煉和變強,人物也是嚴重臉譜化,除了主角,剩下最大的配角都沒有什麽特別出挑的特征,最後反而失去了其他一些東西。

我也會去學習那些白金,大神們的寫法,發現他們並不一味追求快節奏,而是在金手指,世界觀,以及人物群像上有所側重,當然,好劇情才是一本書精不精彩的關鍵。

本書的訂閱一直不高,尤其是在去年的8月份,就是彩虹島劇情的時候,均訂開始下跌,我經常反思,只能說,劇情套路有些相似了,導致許多正版讀者看了200多萬字後,或是轉成盜版,或是幹脆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