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空讀兵書 戰場驚中伏出身田畝 草莽有奇才(第4/7頁)

葉宗留對待自己人是一片至誠,胸無城府,聽畢擎天如此說法,便道:“畢大龍頭既然極力要我勉為其難,我只好遵命了。畢龍頭說得對,咱們除了抗倭之外,將來還有許多事情要攜手合作。那麽,我看就這樣辦吧,目下仍由我做這個抗倭義軍的統領,但卻要奉畢龍頭做盟主,畢龍頭現在已是北五省綠林的盟主,將來由我負責,把蘇、浙兩省的綠林英雄都請來一同加盟,待將來將倭寇驅逐下海,沿海平安之後,我們都聽畢大龍頭的指揮。”這正是畢擎天所期望的事情,聽葉宗留自己說出,略一推辭,便即歃血為盟,鐵鏡心對綠林的活動完全不感興趣,雖然對畢擎天不滿,卻也未曾想到畢擎天有那麽大的野心,想利用葉宗留將來替他打江山,見他們兩人已得到協議,便也再不出言幹預。

歃血定盟之後,畢擎天將葉宗留拉過一邊,唧唧咕咕地密談,於承珠一眼瞥去,忽見葉宗留也正溜過來,對自己微笑,於承珠一怔,想道:“難道他們不是在商量什麽大事,卻在談論我麽?”轉眼一瞧,又見畢願窮也在斜眼飄向自己這方,於承珠心中一凜,想道:“這裏幾千人,知道我是女子的只有畢擎天與畢願窮二人,如果他們將我的秘密揭露出來,那我可不好意思再耽在這兒了。”但見葉宗留與畢擎天談話之後,如常處理軍中事務,對自己亦無異容,於承珠才放下心。

自成海山回去後,於承珠本來是和張黑、鐵鏡心二人同一帳幕的,這一晚葉宗留叫人多搭了三座帳幕,一座給鐵鏡心,一座給畢擎天,一座給於承珠,說是因為他們遠來助戰,應該讓他們住得舒服一些,鐵鏡心最歡喜得人尊重,毫無疑心,於承珠心思縝密,卻立刻想到那定然是因為畢擎天不願意自己與鐵鏡心同一帳幕,所以叫葉宗留如此處置,敢情他把自己的真相也向葉宗留說了。於承珠心中有點不快,覺得畢擎天心地不夠光明,但能獨自住一帳幕,卻也正是她心中所願,免得日子一長,會被鐵鏡心看出痕跡,所以也便高高興興地謝過葉宗留。

大捷之後,葉宗留重新整頓義軍,並與各地民兵聯絡,事務繁忙,對於承珠神色如常,毫無半句風言風語,於承珠也猜不透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個女子。

過了半月,義軍經過整編,戰意昂揚,葉宗留下令開拔出山,與各地民兵聯合,一連打了幾次勝仗,將倭寇趕到離海邊只有十多裏的西塢,倭寇得到一批從國內來的浪人支持,兩軍仍在相持,葉宗留分兵堵住倭寇的去路,只留下向大海的這一邊,免它向內地流竄,正在準備決戰,一日,倭寇的統帥忽然派遣了兩個使者前來下書。

那兩個日本使者態度傲岸,葉宗留接過書信,只見上面寫著:“貴我兩軍,相持不下,曷不小休?敝軍明日舉行秋季武道大手合,稽之貴國古史,列國相爭,亦有觀兵射禦之賽,貴軍健兒,其亦有意前來角逐乎?”“大手合”是日語的大比賽之意,看來這封信是投降倭寇的無恥文士所寫,用中國的史實,又用日本的名詞,不倫不類。鐵鏡心將信中的意思解釋給葉宗留聽,說道:“倭寇請咱們參加他們軍中的武道比賽,定無好意。春秋戰國之時,列國相爭,雖然也常有敵對的兩國,在春秋佳日,雙方停戰,作射箭騎馬的比賽,但那到底是自己人之間的紛爭。如今咱們是對外作戰,倭寇亦不是日本的正式軍隊。即依古禮,亦不能作為‘敵體’看待,這封信亂引中國的史實,不值一哂,依我說不必理它,將這兩個使者打五十棍,驅逐出去便罷。”

畢擎天笑道:“虧你還有心思去討論他的信寫得對是不對,幹脆扯碎了轟他出去。”葉宗留沉吟半晌,忽道:“倭寇詭計多端,但如今咱們的兵力足可應付,也不必懼。好吧,咱們索性將計就計,就去參加他的什麽大手合。”鐵鏡心道:“大哥有什麽計策?”葉宗留微笑道:“臨機應變,一時也難以說定。只是咱們挑幾個有膽量的壯士前去,即在千軍萬馬中也能奪關闖出來的。”鐵鏡心道:“我和於承珠去。”畢擎天側目睨視,笑道:“鐵相公,這是性命相撲之事,可不比吟詩作對啊。”鐵鏡心勃然變色,葉宗留道:“鐵公子武功超卓,料想不會失手。不過多去幾個人也好,畢大哥,你也有意去趁熱鬧嗎?有你去那就更穩當了。”畢擎天最初本來是沒有意思去的,後來聽得鐵鏡心要邀於承珠同去,心中妒忌,也想出聲同去,但卻又顧到自己“盟主”的身份,不便開口,卻喜葉宗留請他也去,占了身份,當下笑道:“大哥有命,豈敢不遵?”立即便答應了。

於承珠鐵鏡心畢擎天另外加上義軍的頭目鄧茂七鄭趕驢共是五人,第二天依約到了倭寇軍營,只見他們在海濱辟出一片廣場,數千倭寇圍擁四周,廣場中有幾十個日本武士相撲為戲,一見畢擎天他們進來,立即停止,上前歡迎,為首的一個身材高大的武士伸出手來,用日語說道:“支那武士勇氣可喜,咱們親近親近!”畢擎天搶在前頭,伸手與他一握,畢擎天用的是金剛指力,想把這個武士的手骨捏碎,哪知用力一捏,只覺敵人五指如鐵,指力竟然也是強勁非常,畢擎天固是暗暗奇異,那日本武士更是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