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繞樹穿花 書生疑玉女興波作浪 國手鬥龍頭(第4/7頁)

兩人交換了一招,雙方都沒有取勝的把握,畢擎天使出家傳的降龍掌法,左掌用的是陽剛之力,右掌則用陰柔之力,剛柔互濟,把敵人拒在離身八尺之外,長谷川的“柔道”一定要觸及敵人的身體才能施展,畢擎天左攻右守,總不讓他欺近身前。但如此一來,畢擎天也無法打中長谷川,兩人遊鬥了數十回合,兀是成了個兩平之局。場中的倭寇看得暗暗納罕,他們國中,以九段為最高的榮譽,尋常的武士根本沒有資格參觀九段的角鬥,更不要說這些出國作海盜生涯的浪人倭寇了。所以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九段高手的技藝,想不到九段高手出場,竟然是場悶戰,在他們看來,還遠不及剛才那幾場的精彩刺激。可是在鐵鏡心與於承珠看來,那卻是一場極兇險的搏鬥,看來雖是悶戰,實則雙方都在尋瑕覓隙,哪一方稍有不慎,就立刻有性命之憂。

久戰不決,畢擎天漸漸焦躁,心中想道:“於承珠和鐵鏡心他們都勝得光彩漂亮,我若輸給這個倭寇,有何面目做他們的大龍頭?”想起於承珠和鐵鏡心那兩場都是以點穴法取勝,也想依樣畫葫蘆將長谷川點倒,可是長谷川的“柔道”功夫高明之極,只要被他一觸著身體就可能給他借力打力,手指怎點得到他的身上?

場邊鐵鏡心與於承珠並肩觀戰,看到此際,鐵鏡心才松了口氣,對於承珠道:“畢大哥原來亦是粗中有細,用這樣的戰法,縱不能勝,亦可保持不敗。只要這一場打成平手,咱們今天就勝定了。”於承珠點點頭道:“論真實的功夫只怕是那長谷川還勝一籌,好在畢大哥的降龍掌法厲害,內力也比敵人強得多,這樣纏鬥下去,並不吃虧。怕就怕他貪功躁進。”話猶未了,只見畢擎天掌法一變,有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一派粗獷之氣,手腳起處,全帶勁風,長谷川給他迫得步步後退,場中的日本武士,全都相顧失色!

鐵鏡心低聲叫道:“糟啦!”只見畢擎天猛地一個虎跳,左掌一穿,撥開長谷川的手臂,倏地駢指如戟,向他脅下的“中孚穴”狠狠一戳,這一下冒險犯難,手法幹凈利落,確是極其高明的點穴招數,於承珠一怔,心道:“怎麽會糟啦?”心念未轉,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長谷川一個反身合抱,雙手已扳著了畢擎天的臂膊,反剪背後,這一著乃是柔道中極為厲害的一著手法,稱為“反手自投”的絕技,畢擎天雙臂受制,長谷川只要借他本身的掙紮之力,就可將他舉起摔個大筋鬥。日本武士們轟雷般地喝彩,就等著瞧長谷川怎樣摔畢擎天。

卻不料場中兩人忽然都似石像一般,僵立不動,長谷川仍然扳著畢擎天的臂膊,可是卻並沒有將他舉起來,畢擎天雙腳牢牢釘著地面,有如打樁一般,身子紋風不動,兩人四眼,相對怒視,令人心悸,形狀卻又透著有點滑稽。

原來畢擎天是想以快打快的掌法,出其不意地突然去點敵人的穴道,他也知道長谷川柔道功深,但不冒險無以取勝,故此拼著被他摔倒,也要一試,他點的“中孚穴”是人身的九大麻穴之一,以為長谷川若給他點中,全身便立時麻軟無力,那時自己縱然給他摔倒,也不會受傷。哪知長谷川的柔道已練到九段境界,肌肉可以擴張收縮,隨心控制,畢擎天一指戳下,忽覺敵人的腹肌突然內陷,點穴的指力竟被消於無形,立知不妙,這時萬萬不能給他舉起摔倒了。畢擎天是身經百戰的好漢,臨敗不亂,一被敵人制住,立刻施用“千斤墜”的重身法,將身形定住!

借力打力的要訣是善於利用敵人向自己攻擊的力道,反過來打擊敵人,攻擊之力越大則反擊之力越大,現在畢擎天全身的氣力都用來防衛自己,雙腳釘牢地面,有如銅澆鐵鑄一般,但除了雙腳之外,其他部分卻並無半點攻擊敵人的力道,長谷川扳著他的臂膊,只覺軟綿綿的無半點力道可“借”。既然無力可借,若要將敵人舉起,那就得本身的氣力比敵人大得多才行,長谷川卻又怎比得上畢擎天的神力?

如此一來,雙方都只好僵持下去,不敢放松。畢擎天固然不敢掙紮,怕一掙紮便被敵人借力反擊,長谷川也不敢放開他的臂膊,另外攻擊他處要害,因為這時兩人面面相對,距離極近,若一換手,畢擎天的氣力比他大得多,立刻就可利用他換手的空隙致他死命。

圍觀的千多倭寇都看得呆了,起先是大家屏息而視,漸漸便有人鼓噪起來,鐵鏡心頻頻搓手,大為焦急,於承珠知道他們二人一向不和,見鐵鏡心如此著急的神情,確有同仇敵愾之心,毫無幸災樂禍之象,對鐵鏡心的好感稍稍增了幾分。

倭寇鼓噪之聲漸大,於承珠聽不懂日本話,問道:“他們嘈些什麽?”鐵鏡心道:“他們不忿氣被我們打輸。說我們連勝幾場,用的都是邪術。他們還以為他們的九段也是被畢擎天用邪術定住了。”於承珠冷笑道:“這些倭寇不懂得中國武功的奧妙,難道他們七段八段的武士也這樣愚昧無知?”鐵鏡心心中一凜,道:“看來這場大手合的主持人,是故意利用倭寇的無知,好向我們發動攻擊。”須知若真的照日本“武士道”所標榜的“精神”,輸了便得認輸,如今倭寇硬說中國武術不是用真實功夫取勝,那便有借口群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