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策獻筵前 丹心圖報國火焚大內 異士救英雄(第2/9頁)

這個少年正是祈鎮的太子朱見深。原來張丹楓入京之後,日夕籌謀,要找一個最適當的機會去見皇帝。他探聽得太子尚有年輕人的一股勁,頗有振奮圖強之心,他想盡辦法,打通了太子的門路,與他商量由波斯公主作為橋梁,將來好與波斯聯盟,夾擊韃靼的大計。太子被張丹楓說動,正想待有利的時機才帶他們去見父皇。想不到祈鎮已先把張丹楓請來,張丹楓在離開鏢局之前,遣雲蕾飛快報知太子,那波斯公主和駙馬段澄蒼數日前已秘密移居太子府中,是以一接報訊,便能前來。張丹楓和太子都知道此計甚險,但事到臨頭,只此一策,再無他圖。

波斯公主曳起長裙,盈盈一福,輕啟珠喉,鶯聲嚦嚦說道:“波斯公主偕駙馬段澄蒼拜見大明天子,並代表波斯大皇帝向大明天子致以最高敬禮,敬祝大明天子福壽無疆,民安國泰。”這幾句漢語,波斯公主學了數十百遍,說來字正腔圓,甜美動聽。祈鎮心中大樂,要知明朝國勢日衰,一些小國藩屬尚且不依期進貢,遠方大國的使者來朝,那更是從所未有之事。

段澄蒼因為分屬大明治下的子民,雖然是波斯駙馬的身份,仍然行了跪拜之禮。太子朱見深代奏道:“段駙馬是以前大理段平章段功的八世子孫,和現今大理的知平章事段澄平是堂兄弟。段駙馬七代以來,客住波斯,而今方回故國。”

祈鎮心中一動,對波斯公主道:“公主與駙馬來朝,可有什麽事麽?”波斯公主的漢語只是一知半解,這幾句話聽得不大明白,段澄蒼給她翻譯了,波斯公主盈盈一笑,指著張丹楓說了幾句,段澄蒼奏道:“波斯公主授權給這位張先生,請他全權代奏,與陛下商議中國波斯兩國通好聯盟之事。”太子走近皇帝身邊,輕聲說道:“波斯帝國是中亞的第一大國,國力不弱於我們中國,請父皇稍稍優禮使臣。”這番應對都是張丹楓的事先所教,祈鎮聽了,只好重新“賜坐”,請問張丹楓“高見”。

張丹楓微微一笑,道:“這就是我適才所要說的第三件事了。請皇上封段澄蒼為大理世襲藩王,大理府屬的各族官吏,由他統轄。然後派遣使臣,前往波斯,讓波斯皇帝知道,他的愛女愛婿,已得到中國君皇的優渥禮遇。”祈鎮點點頭道:“這個可以商量。不過雲南一省,在太祖皇帝開基定國之後,已封給沐家世襲罔替,如今要把大理割出來,朕還得下旨給沐國公,再看他有甚稟奏,以示朕對功臣之後的尊崇。”張丹楓知道這不過是朝廷的例行公事,有皇帝詔書,沐國公斷斷不敢違抗,想到大理的一場幹戈,從此可以消弭,縱是身冒奇險,也算值得的了。

張丹楓續道:“波斯當年曾受蒙古鐵蹄蹂躪,提起‘黃禍’人人變色。如今韃靼的小皇子烏坷克圖,繼承瓦剌霸業,國勢更盛,兵力直到中亞細亞,幾與波斯帝國接壤。皇上若派遣使臣,建議與波斯聯盟,共防韃靼,想來波斯皇帝,定表贊同,如此一來,中國西北的邊患,當可減輕,實乃兩國之利也。”祈鎮之願封段澄蒼為大理藩王,就正是為了這個緣故。雖然對張丹楓甚為忌恨,也不得不點頭贊道:“張先生深謀為國,朕失敬了。再賜酒三杯,並傳旨內庭,準備厚賞。”雲重大驚失色,只道祈鎮又要弄什麽手段,卻見張丹楓笑道:“厚賞不敢領受,這酒倒可潤潤喉嚨。”毫不躊躇地將三杯禦酒喝了。

雲重見張丹楓喝酒之後,毫無異狀,這才放下了心,想道:“是了,祈鎮要與波斯聯盟,對波斯公主自須籠絡,張丹楓是波斯公主最信任的人,毀了張丹楓就等如毀了橋梁,皇帝亦不能不無所顧忌。”其實這猜度也只對了一半,祈鎮見張丹楓如此神通廣大,連外國公主也肯為他所用,對張丹楓的忌憚,更是深了一層。

張丹楓續道:“現下韃靼稱雄於西北,倭寇雖被民軍挫敗,但仍騷擾東南,更可慮者,滿州又崛起於東北,集兵關外,窺伺中原。皇上若不廣施仁政,善用民力,只怕尚有第二次土木堡之變。”祈鎮道:“朕雖德薄能鮮,自問還不是昏庸之主,張先生若肯輔佐朝廷,朕是求之不得,若然不肯,也請不要去助長叛逆之勢。”話鋒又轉到了張丹楓相助江南義軍的事情上。張丹楓神色不變,一笑說道:“皇上若肯外禦強敵,內施仁政,全國百姓都是擁護皇上的人。如其不然,縱有一個畢擎天投降了,還有第二個葉宗留會再起來。”祈鎮默然不語,張丹楓續道:“我所說的三事,自知是逆耳之言,卻無一不是為皇上打算。與波斯聯盟,可制韃靼……”祈鎮道:“這件事不是已允了先生所奏麽?”張丹楓道:“讓葉成林為皇上守護海外諸島,即停圍襲義軍之令。”祈鎮眉頭一皺,道:“此事再從長計議。”張丹楓不理祈鎮的插口,一口氣說下去道:“為於閣老雪冤,下罪己詔,使天下百姓鹹知皇上是知錯能改的賢君,百姓才能為皇上盡忠效死。”祈鎮面色一沉,旋即冷冷笑道:“看來朕倒應該請張先生做禦史大夫了。”目光一轉,顧左右而言他,指著雲蕾說道:“這位是陪伴波斯公主的女官麽?”太子奏道:“這位是張先生的夫人,正是她陪伴公主來的。”雲蕾邁上一步,道:“雲靖孫女雲蕾拜見皇上,謝皇上對我雲家的幾代大恩!”祈鎮面色尷尬,對雲重道:“原來是你的妹子,怪不得你寧願拋了狀元不做,卻隨你的妹夫闖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