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海外歸來求秘笈華山巧遇試奇招(第5/7頁)

金逐流又驚又喜,低聲說道:“你們也聽見了?”史紅英點了點頭,說道:“你們是不是準備出去看看?”金逐流道:“你有沒有這個興趣?”史紅英笑道:“如果沒有,我也不來找你了。”金逐流道:“好,那麽咱們悄悄出去,別驚醒了觀中的道士。”

月夜下的華山果然是顯得異樣的清幽,別有一種朦朧之美。群峰宛似披上了一層薄霧輕綃,白雲繚繞,浮沉峰頭幽壑之間,構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圖畫。從莎羅坪出去,引領東望,隱約可見直插雲霄的“靈芝石”和“玉女石”,這是華山兩座有名的石峰,“靈芝石”上面廣大,下面削小,數瓣合抱,好像一朵碩大無朋的靈菌。“玉女石”挺拔秀碧,腰間白雲圍繞,更像一個風姿綽約,翠帶飄搖的美人。

封妙嫦贊嘆道:“這玉女石真是好看,真像是巧手雕成的美人。”史紅英道:“靈芝石也是奇觀。嗯,你們注意到了沒有,華山群峰,許多都是酷肖花的形狀,縱目一覽,就像百花盛開的樣子。‘花’‘華’二字是相通的,華山之名為華山,想必是與它的形狀似花有關。”

金逐流笑道:“元浩還怕你們渴睡,叫我不要驚醒你們呢。”封妙嫦道:“好在紅英姐姐聽到那個嘯聲,叫我起來,否則就要錯過這一生罕見的奇觀。”金逐流笑道:“那麽咱們即使碰不上那個人,亦不虛此行了。”

華山地形極為險峻,只有一條正路可以登山,這是在石壁間開鑿出的山路——天險“千尺幢”。這條路長二裏許,寬不過二尺,僅可容一人通過。沿途名勝頗多。有石階二百余級,像一座天梯,重重疊疊扶搖直上,一直伸向雲霧縹緲之中。向上看見一線藍天;左右看見彌漫雲氣;向下看是幽暗不見底的深谷。封妙嫦、史紅英雖然是身有武功的巾幗英雄,走在“千尺幢”之上,也不禁有點心驚膽戰。

金逐流道:“人稱‘華山自古一條路’,今日身歷其景,果然是名下無虛。咱們若不是從這條路走,只怕再好的輕功,也是攀不上去。”

封妙嫦道:“咦,這古壁上還刻有字呢!”金逐流仔細一看,見是“腳踏實地,步步留神”八個大字,笑道:“這就是有名的‘回心石’了。有些人到此,就回心轉意,不敢再往前去了。這八個字想必是警告來遊的人,經此險峻,須得特別小心的。”史紅英笑道:“這八個字也正可作為立身處世的座右銘呢。”

談話間一陣山風吹過,金逐流隱隱聽得似有笑聲。金逐流又驚又喜,說道:“不只是一個人,好像有幾個人在上面談笑。咱們趕快上去。”

史紅英道:“且慢歡喜,也還不知是什麽人呢?”金逐流笑道:“懂得在月明之夜來遊華山的人,哪有是俗子凡夫的道理?一定是世外高人無疑!”

眾人懷著好奇心理,加快腳步,走過了“千尺幢”,只見南北兩峰,屹立天邊,兩旁乃是斷崖絕谷,腳下雲氣彌漫,好像置身於無涯無際的太空,奇險已達極致。金逐流嘆道:“古人描寫華山的名詩,我還記得幾句是‘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伸手摘星鬥,吐氣接太虛。’如今身臨其境,果然是並不欺我!”史紅英笑道:“也不免有點誇大吧?你伸手摘個星鬥給我看看。”金逐流笑道:“讀古人的詩詞,哪有這樣執著的道理?要領略的不過是他筆下的境界罷了。”

秦元浩道:“你們不必談詩論詞了,你看,那邊真的是有人呢!”

金逐流朝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前面是一條石梁,約有六七丈長,橫架於兩峰之間,宛如一座雲海飛橋。“橋”的那邊,有幾棵參天的古松,松蔭之下,隱約可看到有兩個人,似是一男一女。月色朦朧,雲氣彌漫,古松蒼郁,人影隱現,端的似是古人筆下的“空山高士圖”。金逐流心裏想道:“聽剛才談笑的聲音,似乎不止是兩個人。且過去看看。”

史紅英見地勢奇險,說道:“逐流,小心一些!”金逐流道:“你們在這裏等我,我去看看是什麽人。”他只道史紅英是怕他失足,恃著輕功高妙,心裏還在暗笑史紅英膽小。卻不知史紅英叫他小心提防的是人,在這絕險之地,如果對方不懷好意,突然襲擊的話,那可不是當耍的。但史紅英也因為尚未知道對方是友是敵,卻是不便說出口來。萬一對方當真乃是前輩高人,可就不好意思了。

金逐流飛身一躍,跳上石梁,只見白雲朵朵,從眼前飛來,又從腳下滑去,飄飄欲仙,不由得縱聲笑道:“快哉,快哉!紅英,不用害怕,你也來吧!”笑聲未已,只見那兩個人已經現出身形,也在向著石梁走過來了。男的三綹長須,女的鬢雲高聳,大約都是四十開外的年紀,裝束不類塵世中人,果然是山林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