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前路未知徒悵惘故園遙望獨仿徨(第2/7頁)

這一招雖然重復使用,但在洞冥子眼裏與前卻又不同。

此時楊華站在一塊石頭上,地勢稍高,劍尖斜指,角度恰到好處,洞冥子站在低處,只覺他的劍勢斜指,一刺下來,就可以刺著自己的愈氣穴或璇璣穴或陽白穴,這三處穴道都是人身的死穴!難就難在楊華的劍勢捉摸不定,三處穴道似乎都可給他刺著。要是確知哪個穴道的話,以洞冥子的本領,倒是容易對付。

洞冥子慣經陣仗,應敵的功夫確也老辣非常,在這間不容發之際,倏的一個“大彎腰,斜插柳”,踏乾門,轉坎位,雙劍左右展開,保護兩臂。

他腳踏五行八卦方位,使出連環奪命劍的絕招,用來應付對手繁復多變的刺穴劍招,本來是使得極為適當的,豈知楊華這招劍法,卻是各家各派所無。他這麽一個變招,本來可以避開的,反而避不開了。

楊華對石窟中的劍式圖形,記得熟極如流,在第一式似是而非的“朝天一炷香”之後,跟著就是第二招似是而非的“玄鳥劃沙”。“玄鳥劃沙”的方位和“朝天一炷香”相反,在正面對敵交鋒之際,本是絕無理由連續使用的,但楊華已是不假思索地使了出來。

人影翻騰,劍光流散,只聽得一聲尖叫,洞冥子左肩著了一劍,倒縱出三丈開外。他負痛狂奔,心裏猶自暗暗叫聲“僥幸!”僥幸沒有給楊華刺著穴道,得以保全性命,逃出石林。楊華呆了一呆,轉瞬之間,洞冥子已是逃得無蹤無影。回頭一看,那躺在劍池旁邊的盤石生也不見了。原來他是在楊華剛才開始占到上風的時候,一見不妙,便即仗著熟悉地形,悄悄的從劍峰另一端出口溜走。

楊華呆了一呆,又驚又喜,失聲叫道:“原來如此!”原來他對“無名劍法”這兩個式子,揣摩了半天,也還揣摩不出其中道理的。他屢次比劃,怎麽也不可能一下子從“朝天一炷香”變為“玄鳥劃沙”,但剛才洞冥子那麽一避,轉過來的方位,恰好就“湊上”了他這招“玄鳥劃沙”,根本用不著他轉過身反手發劍。他這才懂得最上乘的劍術,不僅在於自己使得好,還要能夠“調動”敵人。一招發出,敵人如何應付的後著,卻早已在自己所算之中。當然這次還並非出於他的“所算”,而是張丹楓的“無名劍法”早已料到敵人要這麽變招的。不過他懂得這層道理,劍術又是更進一重了。

敵人已經逃得無影無蹤,石林重又歸於寂靜。楊華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夠打敗“太師叔”,一陣驚喜過後,只覺渾身無力,骨頭都好似要松散一般。他躺在地上,沒多久便即不省人事,昏沉沉地睡過去了。

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的清晨時分,楊華驀地想了起來:“二師父的侄兒和那位冷姑娘不知走了沒有?”

他回到石屋,只見雜物淩亂,墻壁挖穿,顯然是曾經被人搜過。好在還有一些食物留下,他飽餐之後,便即去找段劍青和冷冰兒。

踏遍石林,不見他們蹤跡。楊華心裏想道:“段劍青是師父的侄兒,他冒了這麽大的危險,費了這麽多的氣力,來找尋張祖師的武功秘笈,我本來應該送給他的,現在卻是沒法給他了。”但跟著又想:“二師父這個侄兒心術似乎並不怎麽正派,這秘笈不給他也罷。不過他昨天是受了傷的,但願他不要給洞冥子這牛鼻子臭老道碰上才好。”

他料理好簡單的行囊,帶了一袋幹糧,戀戀不舍地離開石林。住了這麽多年而又是自己所喜愛的地方,一旦離開,心情自是有些悵惘,又好像還有什麽事情未曾做妥似的。

走過劍峰下面,驀然想起:“我不願把張祖師的玄功要訣送給段劍青,又如何可以讓張祖師的無名劍法仍然留在那個石窟?”

洞冥子和盤石生已經從段劍青口中知道這個“寶藏”的秘密,難保他們不會再來。洞冥子的本領非段劍青可比,他是可以上得劍峰的,難保他不會發現那個石窟。為了不讓張丹楓的無名劍法給壞人偷學了去,楊華最後一次攀上劍峰,進入石窟,把壁上的十八個“無名劍法”的圖形鏟掉。

他走出石林,三年來第一次走出石林。只見遍地陽光,外面另是一番景象。心情又是興奮,又是有點感傷。

他不僅是三年來第一次走出石林,而且是和有生以來過去十七年的生活告別!

過去他雖然經歷了許多災難,先後卻有宋叔叔和三個師父保護著他,但今後可是他一個人獨闖江湖了。而闖蕩江湖,並不是本領高強就可以應付得了的。

“我到什麽地方去呢?”眼前是明朗的晴天,但在他的心裏卻是不覺一片茫然了。

本來按照他原定的計劃,是要到小金川去找孟元超的。但現在清兵已經占領了小金川,孟元超不知轉到什麽地方,他這計劃恐怕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