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太惜明珠投暗室怒將寶劍護佳人(第3/8頁)

這情形正好應了一句成語: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後。正當胖和尚向鄧明珠一抓抓下之時,忽地覺得背後微風颯然,三枚銅錢已對準他背心的穴道打來。原來楊華在這瞬息之間,不但以迅捷無倫的身法打了吉鴻的嘴巴,而且還同時發出錢鏢,替鄧明珠阻擊了那胖和尚的偷襲。

這胖和尚亦非庸手,只聽得錚的一聲,第一枚銅錢給他彈開,他迅速即伏倒地上,一個“懶驢打滾”,避開了第二枚錢鏢,但饒是如此,第三枚錢鏢是打中了他左肩井穴下面半寸的地方。

雖然穴道沒有打個正著,這胖和尚的一條左臂已是感到一陣酸麻,不聽使喚了。

吉鴻吃的虧比胖和尚更大,這一記嘴巴打得他脫了兩齒門牙。

其實若論本身的功力,吉鴻決不遜於楊華。只因他輕視楊華是個無名小輩,做夢也想不到楊華的本領還在江海天的兒子之上,這就冷不防著了道兒。楊華在石林所練成的輕功,和中原各大門派都不相同,當真是瞻之在前,倏然在後,瞻之在左,倏然在右。突然欺到他身前,待他驚覺之時,要想回杖遮攔,已來不及!

但他畢竟是位武學名家,雖然猝不及防,吃了大虧,但反應卻也甚為迅速。楊華打了他的嘴巴,給他肩頭一撞,亦是不禁退開三步,呼吸為之不舒,就像給人重重打了一拳似的。吉鴻暴跳如雷,一聲怒吼,掄起碗口般粗大的禪杖,就向楊華打來。

楊華笑道:“你這無恥之徒,居然還敢逞兇!剛才我只是給你薄懲,等下我就不只要打掉你的兩齒門牙了!”這一瞬間他早已調勻了氣息,談笑之中,揮劍架住吉鴻的禪杖。

吉鴻越發老羞成怒,喝道:“好小子,我不把你化骨揚灰誓不為人!”當的一聲,蕩開楊華的劍。

禪杖掄圓,發出呼呼轟轟的聲響,方圓數丈之內,沙飛石走。楊華再想欺身進劍,已是不能。轉瞬過了十數招,楊華的寶劍三次碰著他的禪杖,每次都是火星蓬飛,在他的禪杖上斫出一個缺口。可是吉鴻這根圓杖重達六七十斤,寶劍雖然鋒利,想要把它削斷,卻是談何容易?三度劍杖相交,楊華在招數上占了上風,但虎口也給震得隱隱作痛。

楊華心頭一凜,想道:“少林寺的瘋魔杖法果然非同小可,怪不得江大俠的兒子也僅能將他趕跑,傷不了他。”當下只好沉住了氣,尋暇抵隙,找機會破他杖法。

吉鴻高呼酣鬥,越鬥越狠,像是發了狂的野獸一般,禪杖橫掃直擊,亂劈亂戳。但楊華以快劍進攻,指東打西,指南打北,避免和他硬碰硬接,卻也盡可以抵敵得住。吉鴻是個武學的大行家,他的瘋魔杖法,表面看來,好像毫無章法,其實卻是有其嚴謹的法度。一看楊華的劍法奇幻莫測,饒是他見多識廣,也猜不透是哪一家哪一派的,不由得暗暗吃驚。是以雖然仍舊狂攻猛打,但門戶卻也封閉甚為嚴密。打定了不求有功先求無過的主意。心裏想道:“我縱然勝不了這小子,白山師兄卻是一定可以制服那丫頭的。待會兒我們兩人聯手殺這小子也就是了。”

吉鴻所料不差,那和尚雖然是中了楊華的一枚錢鏢,一條左臂業已不靈,但和鄧明珠交手,還是大大占了上風。

鄧明珠幸得楊華替她阻擋了敵人一下,急回過頭來,正好迎著胖和尚的鑌鐵戒刀。

這胖和尚法號白山,不是少林派的,但本領也是相當了得,和吉鴻相比,亦不過略遜一籌而已。

鄧明珠以一柄長刀和他狠鬥,使出家傳刀法,長刀攻敵,短刀護身。雙刀鬥這和尚一柄戒刀,初時也還能夠堪堪鬥成平手。但漸漸就不行了。

胖和尚左臂的酸麻之感漸漸消失,右手的戒刀也就使得靈活得多。劇鬥中猛地喝聲:“著!”只聽得“當”的一聲,鄧明珠的長刀已是給他打飛。

胖和尚笑道:“我雖然是個出家人,也有憐香惜玉之心,鄧姑娘,你長得這樣美,要是我一時誤傷了你,毀了你的顏容,那就未免太可惜了!鄧姑娘,為你著想,我勸你還是乖乖的投降吧。我們不會難為你的。”

鄧明珠斥道:“放你的屁!”只憑一口短刀,依然頑強抵抗!

楊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一見鄧明珠形勢不妙,無暇思索,立施殺手。此時已占了上風,但還沒有可以速戰速決的必勝把握。

剛好吉鴻一杖橫掃過來,楊華突然一個“旱地拔蔥”,身形平地拔起,運用巧勁,平劍在杖頭一拍,借用對方打來的剛猛力道,身形一弓,箭一樣的向前射出。吉鴻只覺頭皮一片沁涼,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楊華在掠過他的頭頂之時,利劍信手一揮,把吉鴻的一頭亂發削去了一大半。吉鴻本來是個還俗的和尚,此時被楊華又把他變作了“禿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