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九州鑄鐵傷心錯一局棋爭斂手難(第3/8頁)

地圖早已牢記心中,按圖索驥,果然找到了那兩座假山的進口。雄鷹閣隱藏在這兩座假山之中,兩翼斜塔雙峰,閣的中心建築在兩山之中橫空伸出。雖無層巒聳翠,上出重霄;卻有飛閣流丹,下臨無地。極具鬼斧神工之妙。

但進口處的景象卻是頗令楊華驚疑不定。

他首先發現一個深坑,有一塊磨盤大的石頭落在坑中,坑邊堆著寸許厚的泥砂,假山上的泥沙還在繼續瀉落。看這情形,似乎這塊磨盤的石頭還是在不久之前從山上跌下來的。

楊華想道:“這個深坑,想必是機關之一了。但既是機關,原來必定掩蓋著。難道有人已經來過,觸動了機關麽?”

雖然他希望有高手暗助,但這也只是猜測而已。是否有人來過,來過的這個人又是否同道中人,這都是未知之數。他只能作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準備,自己去冒險了。

踏入兩座假山夾崎的中空地帶,遠處微弱的火光給假山擋住,眼前又是黑漆一片了。

楊華一咬牙根,心裏想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下施展輕功,爬上一座假山,倏地身形疾起,一按欄杆,躍入雄鷹閣內。

他腳踏實地,方始發覺有一段樓板裂開一個窟窿,距離他的落腳點不過少許。楊華手心沁出冷汗,暗呼“僥幸”。但隨即想到,這個機關,原來也一定是掩蓋著的,決不會留下窟窿給人一上去就可發覺。

他摸索入內,奇怪得很,所謂機關遍布的雄鷹閣,卻是意外的平靜。他小心翼翼地穿過黑漆漆的一道走廊,並沒遭遇什麽突發的危險。

直至他摸索到一間房間門口的時候,方始發覺地下似有什麽東西,拾起來一看,是短箭、透骨釘、鋼鏢之類的暗器,這些暗器,遍布地上,拾不勝拾。楊華越發驚疑,大著膽子,推門進入。那座房門,也是應手便開,並無機關。

金碧漪是否關在裏面呢?

楊華不知道這間房是否囚房,也不知道囚房之中是否有人看守。為了恐防有人看守碧漪,他不敢出聲呼喚。

不過,在他推開房門之前,他是曾把耳朵貼在墻上,凝神靜聽過的。

聽不到任何聲息,裏面似乎並沒有人。

有一陣子,他幾乎想放棄進去察看了。但由於在門口發現那許多暗器,這間房間似乎總是有些古怪,因此他仍是禁不住要推開房門。

雖然沒有發現機關,他仍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步步為營,把寶劍拿在手中,伸向前面,探索前進。

劍尖挑起兩件東西,發出“當”的一聲清脆音響。從觸覺可以知道,那是一條鐵鏈。

為什麽地上有一條鐵鏈?這條鐵鏈本來是縛著金碧漪的麽?金碧漪是已被人救了出去呢?還是她被囚在另一房間?

這霎那間,種種疑問,湧上心頭。正當他思疑不定之際,忽聽得金刃劈風之聲,黑暗中一口明晃晃的鋼刀,突然向他迎頭斫下!

幸而楊華劍已出鞘,應變得快。一蹋身軀,反手劍一招“推窗望月”,自下而上的斜削出去,化解敵招。

那人微微一“噫”,似乎對楊華這一招精妙的劍法有點詫異。但手底卻是絲毫不緩,沒讓楊華的寶劍碰著他的鋼刀,刀鋒倏的斜掠,左上右落,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一口氣就劈了六六三十六刀!

他的刀法竟然比楊華的劍法還快得多!

楊華使出自己妙悟的無名劍法,黑暗中聽風辨器,和那人啞鬥。

楊華出道以後,從未碰過使得如此淩厲快刀的高手。那人似乎也是從未碰過如此精妙的敵人。雙方心裏都是暗暗驚奇,但卻也是誰也不敢分神說話!

不過片刻,雙方已是鬥了五十七招,刀劍只有一次相交。楊華的虎口隱隱作痛,但那人的鋼刀卻損了一個缺口。雖然不過片刻,刀劍只有一次相交,但在這片刻之間,每一招都是蘊藏著極大的兇險。誰若稍有不慎,只怕就要血濺樓頭,給對方快如閃電的刀劍,在身上搠個透明的窟窿了!

楊華勝在劍法較為精妙,但那人的刀法卻是比他更快,功力也比他稍勝一籌。

劇鬥中楊華反手一劍,攻擊之所必救,哪知那人運刀如風,出手之快,當真是難以想象。楊華雖然是攻擊之所必救,但敵方那一刀已是先劈到來。

幸而楊華還算應變得快,一覺微風颯然,立即臥倒地,一招“舉火燎天”,挑開那人的刀尖,滾了開去。

暗室中伸手不見五指,楊華躲到一根柱子後面,大氣也不敢透。

那人怕楊華突施偷襲,也是不敢作聲。大家屏息以待,在黑暗中好像貓兒捕鼠似的,凝神靜聽對方的聲息。

楊華靜了下來,方始心頭一動:“這人的刀法為什麽我好似熟悉,他是誰呢?”

剛才在劇鬥中無暇去想,只能見招破招,見式拆式,哪裏還能夠顧及對方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刀法?但如今越想越覺可疑,楊華不禁大為震恐,心頭惴惴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