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驚人神劍(第5/8頁)

李思南喝道:“小賊往哪裏跑!”一個起伏,長劍又指到了完顏亮的背心。

完顏長之大喝道:“李思南休得猖狂,老夫會你!”兒子遇險,他只能不顧“王爺”的身份,親自出馬,飛快的向李思南撲來了。

李思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一覺背後勁風颯然,頭也不回,反手便是一劍。背後就像長著眼睛一樣,劍尖指向完顏長之胸口的“璇璣穴”,又狠又準。

完顏長之也端的是厲害之極,腳步不停,居然仍是向前撲去。雙臂齊伸,一托李思南的肘,右掌五指如鉤,便來硬搶李思南的寶劍。

李思南喝道:“來得好!”劍鋒倏轉,他這一招本是平刺出去的,突然在極狹窄的圈子裏也用不著退後蓄勢,劍招已是變為“橫架金梁”,劍鋒自下而上的反卷上來,完顏長之這一抓抓下去,五只指頭全要給他削斷!

雙方各以上乘武學搏鬥,掌風劍影之中,只聽得“嗤”的一聲,完顏長之的袖子給削去了一幅。李思南見他變招如此靈活,也是不禁心頭微凜,想道:“怪不得他能夠和武林天驕並駕齊名,武學上的造詣果然是非同小可,可恨我著了楚雁行的暗算,只怕是未必打得過他了。”

完顏長之更是吃驚,心想:“他受了傷,劍術居然還是如此精妙。好,我可不能容他喘過氣來!”立即展開“大周天五行掌法”,雙掌盤旋飛舞,暴風驟雨般的向李思南急攻。李思南也是劍走輕靈,劍劍指向完顏長之的要害。可惜他中了毒針,必須默運玄功,以一口真氣護著心房,劍尖上的勁道微嫌不足,在完顏長之雄渾的掌力震蕩之下,好幾次堪堪就要刺著完顏長之的穴道,卻給他的掌力把劍尖震歪了。

完顏豪死裏逃生,驚魂稍定,過去待要扶起楚雁行之時,只見楚雁行身上全無血跡,卻已是一命嗚呼。原來他做了虧心之事,給李思南摔倒地上,傷倒不重,但已嚇得心膽爆裂。

完顏豪不知父親已占上風,看見完顏長之的身形已在李思南的劍光籠罩之下,不由得又是吃驚,又是發怒,大喝道:“你們還不快快上去幫父王捉拿叛賊!”但他自己卻是不敢上去。

班建侯、金光燦等人迫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上去。

金光燦是個劍術的大行家,心思也頗靈敏,暗自想道:“李思南的劍法遠勝於我,我若是不自量力,和他見個真章,只怕不出三招,就要傷在他的劍下。倒不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當下采用趨吉避兇的繞身遊鬥打法,一合即分,稍沾即退,跟在完顏長之的身後,和李思南的距離卻總是保持在一丈開外。

班建侯是內家高手,造詣雖然不及完顏長之,掌力亦是足以裂石開碑,不過他也不敢正面的和李思南硬拼,而是從旁協助完顏長之。完顏長之一掌劈出,他也跟著一掌劈出,亦步亦趨,時間上配合得恰到好處。兩股掌力加在一起,把李思南那本來是縱橫飛舞的劍勢壓縮得圈子越來越小。

劇鬥中李思南忽地眼前冒出金星,漸漸有了頭暈眼花的感覺。原來他在強敵猛攻之下,應付得十分吃力,已是難以抑制毒氣的蔓延了。

金光燦仍然采用遊鬥打法,他這打法雖然看來只是搖旗吶喊,虛張聲勢,但卻也可以隨時從虛招變為實招,只待李思南一個留神不到,他的輕靈迅捷的劍招,立即便可乘虛而入。

李思南遭受圍攻,除了“王府”的武士和龍象法王帶來的蒙古人之外,其他人等,人人心裏都是憤憤不平。但因完顏長之親自出手,且又宣稱李思南是金國的“欽犯”,人人雖然心裏不平,卻又有誰敢去幫他?鏢行的領袖馬如龍暗暗嘆了口氣,把頭轉過一邊,不再觀看鬥場。

杜玉門按捺不住,心裏想道:“大不了把命送在這兒,能夠陪著李大俠一同死去,我這一死也是值得之極了。”

班建侯正自跟著完顏長之一掌劈出,忽覺背後微風颯然,班建侯斜身一竄,回過頭來,只見杜玉門的劍尖指著他的胸口,冷冷說道:“班大人,你剛才不是有意思和我比試一場的嗎?如今,我特地來領教了。”

班建侯喝道:“杜玉門,你放明白一些,如今已經不是比武的場面了,我們是捉拿欽犯,你懂不懂?”

杜玉門道:“我只知道這是你們召開的‘高手大會’,你們不按規矩比武,我就要和你較量較量!”

班建侯怒道:“好呀,我善意勸你,你卻執迷不悟,你以為我當真怕你不成?”一招“五丁開山”,雙掌齊出,和杜玉門鬥在一起。一個掌力沉雄,一個劍法精妙,各以所長,攻敵所短,打得難分難解,恰恰旗鼓相當。

完顏長之向金光燦使了一個眼色,說道:“這裏用不著你幫忙了。”金光燦本來是最害怕李思南的,巴不得完顏長之有此一言,回過身來,揮劍就與班建侯聯手夾攻杜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