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十年忍辱仇終報再度尋兒恨未消(第3/6頁)

福隆寺地方很大,被薛嵩這支親軍占用,作為總部,裏面還有未曾搬走的軍糧。丐幫弟子也不客氣,拿了軍糧便去造飯。段、鐵二人陪著薛嵩、聶鋒的妻子,聽劉海細說情由。

原來薛嵩並非去攻打皇宮,而是帶領親軍,到朔方郡唐皇肅宗駐蹕之地投降去了。劉海說:“聶將軍到來的時候,薛將軍軍令已下,正要拔隊起行。聶將軍也曾勸他在此等候夫人,薛將軍說:‘現在事機緊迫,探子報道朝廷已在發遣兵馬,朝福隆寺而來,咱們若不從速帶領這支軍隊出走,待大軍合圍之時,就連最後這點本錢也沒有了。’薛將軍又說:‘唐太子新近即位,自立為皇,正在募軍,此去朔方郡,沿途三百裏的駐軍(指安祿山的軍隊)又多是咱們的舊部,咱們索性打起反正的旗號,至少會有半數駐軍跟從咱們,到了朔方,還怕唐皇不看重咱們嗎?說不定咱們也可以弄個節度使做做。’聶將軍勸他不動,後來也就和他一道,隨軍走了。只留下小人在此,迎接夫人。”

薛嵩的妻子大哭道:“到了這樣的緊急關頭,他還只是顧著自己的功名富貴,連結發之妻都不要了。”段珪璋心想:“薛嵩固然是個小人,但他這次率軍背叛了安祿山,總還是於國家有利。”當下說道。“兩位夫人不必悲傷,現有丐幫的武幫主在此,且待風波稍定,兩位夫人可以改裝,由丐幫護送你們到朔方與尊夫相會。”薛嵩的妻子滿面羞慚,拜下去道:“多謝段大俠不念舊仇,大恩大德。”段珪璋道:“過去的事還提它作甚?咱們進靜室看盧夫人去吧。”

盧夫人傷得很重,但神志仍然清醒,竇線娘在旁邊服侍她。她見段珪璋進來,便問道:“薛嵩是不是走了。我的女兒呢?”段珪璋道:“薛、聶兩將軍已往朔方投降唐皇,若梅和隱娘也給他們帶走了。”薛嵩的妻子俯伏床前哭道:“姐姐,我家對不起你。”盧夫人道:“不,你家將軍既已改邪歸正,那就是對得起我了。我只遺憾不能見女兒一面。”段珪璋道:“大嫂,你安心養傷。”盧夫人露出微笑,說道:“咱們兩親家當真是多災多難,好在今日還能與你相逢。怕只怕我沒福分見他們倆小口子完婚了。嗯,令郎呢?他這次沒有同來嗎?”段珪璋怕她更多操心,不想告訴她兒子失蹤之事,說道:“在這兵慌馬亂的年頭,我不敢帶小兒到長安來。”

盧夫人忽道:“可有官軍向這裏追來麽?”鐵摩勒道:“沒有。”劉海也道:“我也正在奇怪呢,薛將軍說探子已探聽得朝廷(指安祿山之‘朝廷’)已發遣兵馬,朝福隆寺而來,但現在已有大半天了,仍未見有風吹草動。”盧夫人陡地精神一振,雙目倏張,帶笑說道:“好,這消息好得很!”

薛嵩的妻子怔了一怔,連忙問道:“好在哪裏,我仍未明白,姐姐你是女中諸葛,請為我剖析疑團。”盧夫人道:“這很容易明白,安賊本來已經發兵,但如今未到,那當然是中途撤回去了。何以撤回?這不問可知,自是臨時發生了更大的更意外的事情,亦即是比薛、聶二將軍對他的背叛更嚴重的事情了。”段珪璋點點頭道:“大嫂,你這看法很有道理。既然如此,你更可以安心養傷了。”

盧夫人咳了幾聲,籲了口氣,靠著床背,掙紮著半躺半坐起來,興奮之中又似帶著幾分焦急,焦急著在等待什麽訊息的神情。竇線娘和薛嵩的妻子過去扶她,她忽地又張開了眼睛,面向著薛嵩的妻子說道:“姐姐,我拜托你一件事情。”薛嵩的妻子忙不叠地說道:“姐姐,你盡管吩咐便是。”

盧夫人道:“我怕見不著我的女兒了。她現在跟隨薛將軍到了朔方,異日你們夫妻團圓,請你向她說明她的身世來歷。還有,她自小已許配給段大俠的兒子,要是薛將軍給她另找婆家,你千萬要設法勸阻。薛將軍的脾氣我是知道的,倘若你攔阻不得,就請你暗地裏告訴她,叫她出走。這些事都要瞞著薛將軍做的,你辦得到嗎?”

薛嵩的妻子現出羞愧的神情,低聲說道:“姐姐,你不用擔心,你會好起來的。倘若有什麽三長兩短,我一定照你的吩咐去做便是。我丈夫他、他搶了你的女兒,不準你們母女相認,這件事我一直抱愧於心。不過,他現在已背叛了安賊,投歸唐朝,段大俠又是救了他家小的恩人,想來他也不會那樣橫蠻,還要做出什麽對不起你和段大俠的事情。”盧夫人苦笑道:“但願如此。”這是表示不相信薛嵩的意思,薛嵩的妻子又是羞慚,又是難過,連忙說道:“姐姐,你放心。倘若那天殺的當真蠻不講理,縱使他殺了我,我也要對你的女兒說明真相。”竇線娘也道:“大嫂,你女兒是我家的未過門媳婦,我們也絕不會不理她的。少則一年,遲則三載,我們親自到朔方找薛嵩要回媳婦,咱們兩家合成一家,共慶團圓。”盧夫人點點頭道:“這我就放心了。”忽地她又似記起什麽事情,再對薛嵩的妻子道:“我女兒頭上那根鳳頭玉釵,是段大俠給她當作聘禮的,鳳口中空,我已將她的身世來歷,寫在紙上,放在鳳釵之中。倘若事情緊急,你來不及告訴她,或者她對你所說,不信的話,你可告訴她這個秘密,叫她從鳳口裏取出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