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胡馬久驚侵禹域人間哪得有桃源(第3/13頁)

其實並不是余峻峰退步,而是陳石星的進步遠在對方之上。此消彼長,是以余峻峰的所謂“閃電快刀”,在他眼中已是甚屬平常。

雙方越鬥越緊,陳石星的無名劍法展開,在不知不覺之間,已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劍影刀光,急如掣電。在余峻峰看來,只覺四面八方都是陳石星的影子。此時方始暗暗後悔,不該太過輕敵。但悔之已晚,此時他想要逃走,亦已沖不破陳石星的劍幕了。

鬥到酣處,陳石星的白虹寶劍陡地反手一圈,劍花錯落,宛如灑下滿天繁星,把余峻峰蕩起的一圈圈“刀浪”全都反逼回去,余峻峰大叫一聲,倏地倒縱出三丈開外。

陳石星怔了一怔,心裏想道:“他尚未落敗,怎的就要逃跑,莫非是計?”喝道:“有膽的你再來和我鬥三百招!”口中說話,橫劍當胸,凝神待敵。

只見余峻峰晃了兩晃,嘴角沁出血水,忽地“蔔通”一聲,就倒下去。

陳石星還不敢相信這個大名鼎鼎的“刀王”,真的已經被自己殺了。過了一會,不見余峻峰動彈,他走上前去,一腳把余峻峰踢得在地上翻了兩翻,這才知道,余峻峰確實已經死了。

陳石星又驚又喜,“早知他如此不濟事,我剛才出手應該稍輕一些,留下一個活口。”

原來陳石星由於缺乏自信,深恐不是“刀王”之敵,是以在一有機會可乘之時,自然而然的便是全力進擊。最後的一劍,他已是刺著對方的死穴,但他自己卻未知道。

陳石星不覺有點後悔,心想早知可以勝得了他,應該將他生擒更好。他是想從余峻峰口中,盤問出口供,好解決他心裏的一個疑問——“一柱擎天”雷震嶽是否和他們一黨,現在余峻峰已死,這個悶葫蘆只好留在心裏了。

但死了一個余峻峰,還有一個龍成斌。“龍成斌大概也會知道他們同黨的一點秘密吧?”

“龍成斌,你出來,我不殺你。我只要你和我說實話!”陳石星叫道。

石林寂寂,唯聞水聲。哪裏有人回答?

陳石星找遍石林,龍成斌早已不知跑到哪裏去了。

“我也應該離開石林了。其實用不著盤問余峻峰,我爺爺之死,即使不是雷震嶽親手殺的,也必定是他所害無疑。不然那日在七星巖之事,哪有如此湊巧。龍成斌這小子慢慢再找他算賬吧,我還有許多要緊的事情,必須一一去做呢!”陳石星回到石窟,收拾行囊,眼光一瞥,看見黑白摩訶留下的綠玉杖,不覺有點躊躇。黑白摩訶臨死之前,是曾拜托張丹楓代為保管,留待他的天竺弟子前來討取的。但他的天竺弟子,卻一直沒有來到。

這兩根綠玉杖和白虹、青冥兩把寶劍,都是稀世之寶,但寶劍容易攜帶,兩根綠玉杖帶在身邊,卻是惹人注目,且也不易收藏。陳石星只好把它埋在石窟之中,出去的時候,用大石堵上。從劍峰下面望上去,倘非本來就知道劍峰上有這個石窟秘密的人,根本無從發現。劍峰峭立如筆,能夠爬上去的人已經不多,能夠發現這個石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萬一給人偷去,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他在師父墳前默禱:“弟子今天要和你老人家告別了,你吩咐我的事情,我一定會替你辦到。求師父在天之靈,保佑弟子能報大仇。”在師父墳前重彈一遍《廣陵散》,作為告別的祭禮。

一闋告終,既有傷心,也有欣慰。心裏想道:“《廣陵散》曾經失傳千年,但師父的劍法卻是不會變成廣陵劍吧?我會將他交給霍師兄,讓他發揚光大,傳之後世的。”他知道師父晚年最大的心事,就是恐怕自己所創造的無名劍法好像《廣陵散》一樣,變成絕響。

走出石林,陽光滿地,這是一個大好的晴天。陳石星的心裏卻是有著陰翳。

走出石林,天地豁然開闊,但茫茫人海欲何之,倒是令得陳石星費煞躊躇了。

故園風物惹相思,何況他爺爺的大仇也正待他回鄉去報。

不過他雖然起了還鄉之念,卻並沒有便即還鄉。

因為還有比報仇更緊要的事情待他去辦。

“死別生離,同屬傷心恨事。我的爺爺死了,我明明知道回去見不到他,我還是想要回到他的墳前祭掃,那位雲姑娘,等了三年,仍然未見她的爹爹回來,恐怕早已望眼欲穿了。唉,親人死生未蔔,她這份長時間憂急等待的心情,只怕也是比起業已知道親人的死訊,更加痛苦吧?”

陳石星再又想道:“前日那些難民告訴我,瓦剌的大軍,正在雁門關外集結,準備隨時進犯中原。雲大俠的家鄉在山西大同府,那正是雁門關所在之地。假如我不及早找她,戰事一起,馬亂兵荒,那就不容易找到她了。而且她是一個單身女子,縱有武功,在戰亂之中,乏人照顧,也是有危險的。萬一她有什麽意外,我又怎麽對得起師父臨終的囑咐?怎麽對得起雲大俠對我的信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