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十年疑案明真相一葉輕舟渡險灘(第2/9頁)

不但群豪看得目眩神搖,心驚魄動,就連慣經陣仗的太湖三十六家總寨主也禁不住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低聲問“鐵掌金刀”單拔群道:“單大哥,依你看,他們、他們能夠抵敵……”他話猶未了,單拔群也還沒有回答,卻忽地聽得陳石星和雲瑚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只有六個字:“拙勝巧,巧勝力!”

眾人大都不懂得這六個字的意思,但單拔群和王元振則是懂得這是上乘武學的奧義的,兩人相視而笑,一個不必再問,一個也不必再答了。只見陳石星的劍法越來越慢,劍尖上就像懸著千斤重物似的,東一指,西一劃,看起來竟似不成章法了。

群豪禁不住暗暗吃驚,但看東海龍王的面色,卻也似越來越為沉重,盡管陳石星劍法放慢,門戶大開,他竟是不敢欺身進逼,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

另一方面,雲瑚卻是恰好相反,劍法越來越快,指東打西,指南打北,忽進忽退,倏上倏下。在此之前,本來是她采守勢的,如今反而是她采取攻勢了。

原來上乘武學的最高境界是“重、拙、大”三個字,陳石星雖然還沒達到上乘境界,不過他得張丹楓所傳的“玄功要訣”,已是深悉其中奧妙,具有相當火候,令得東海龍王亦不能不為之戒懼了。

每當東海龍王用重手法之時,陳石星的出劍就柔如柳絮,借力打力。但若認為他是虛招之時,他又忽然猛若洪濤,驟然壓至。是以饒是東海龍王的真實武功在他之上,也不能不暗暗吃驚。

至於雲瑚的武學造詣,由於她比陳石星要遜一籌,“重、拙、大”的打法她是無法采用的。不得已而思其次,她只能施展“以巧降力”的功夫。

她的功力遠不及東海龍王,但身法輕靈卻在東海龍王之上,用這種打法,正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劍法展開,擊、刺、撩、抹、崩、刷、劈、剁,無不恰到好處,真當得上是:慢中快,巧中輕,行雲流水,穩捷輕靈!

若然單打獨鬥,東海龍王當然不會給她占了攻勢,但此際她和陳石星乃是雙劍合璧,雖然一慢一快,看似各打各的,其實卻是相反相成,雙劍合璧,依然配合得妙到毫巔!

不過場中除了有限幾人,還是看不出他們雙劍合璧的奧妙之處的,王元振是這有限幾人之一,此時業已看出一點苗頭,松了口氣,輕輕對單拔群道:“單大哥,你的眼力果然不差!”

他這句話聲音很小,但東海龍王卻是聽見了,不禁焦躁起來,暗自想道:“若然如此打下去,稍一不慎,只怕就要著了他們的道兒。我打不過這兩個娃娃,即使說過的話不算數,亦是無顏在江湖立足了!”

要知他們在比武之先,就先說過誰輸了誰就得自廢武功的,東海龍王的處境是能勝不能敗,情急之下,頓時動了殺機,決意和他們一拼。

他陡地一聲大喝,竟然不理會陳石星向他刺來的一劍,雙奪都向雲瑚猛擊下去。

陳石星正自一招“白鶴展翅”使出,劍鋒斜削東海龍王左臂。要是雙方招數用實,雲瑚的天靈蓋勢必給東海龍王的玄鐵重兵器擊碎,東海龍王的一條臂膊也給陳石星的寶劍斬斷不可。

頭骨碎裂不可復生,手臂斷了尚可活命,看來東海龍王是要用一條手臂來換雲瑚的一條性命了。

這刹那間,雙方的許多高手都禁不住失聲驚呼!

但也就在這刹那之間,眾人連看都未曾看得清楚,忽見光華盡斂,東海龍王雙奪平伸,陳雲二人雙劍橫架,三個人竟似泥塑木雕一般,動也不動。

原來東海龍王在用到這一險招的時候,已經料準陳石星決不敢把雲瑚的一條性命來換自己的一條臂膊,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他心念方動,陳石星便已變招。

演變的結果,雙方雖然都有驚險,但還是在東海龍王的算計之中。

他仗著功力深厚加上玄鐵重兵器之利,內力源源不絕的貫注在雙奪之上,向敵方擠壓,在這種情形之下,陳雲二人已是無法把劍移開,變成了非得和他比拼內力不可了。

雖然看似“絢爛歸於平淡”,雙方的兵器都好像膠著一般,動也不動。但這樣的“平淡”,看在場中第一流高手的眼中,卻是更加驚心動魄了!

要知比拼內力,力強者勝,力弱者敗,其間是絲毫也沒有取巧的。陳石星與雲瑚雖然是以二敵一,但他們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少年,雲瑚且是女流之輩,東海龍王有數十年深厚的功力,他們能夠抵擋得了嗎?

正在群豪為他們二人捏著一把冷汗之時,只見東海龍王的頭頂已經冒出熱騰騰的白汽。

原來陳石星的功力雖然是比東海龍王較弱,但他練的是正宗內功,已得張丹楓所傳的上乘心法,精純之處卻是東海龍王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