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三魂七魄(第2/3頁)

卻看到老和尚忽然翻手取出一根禪杖猛地一插大地。

“轟!”

一聲禪杖落地巨響。從禪杖處蕩漾出一股金光,籠罩四周大地。

“轟隆隆!”

大地緩緩向著中心塌陷,擺放屍體的宮殿慢慢沉入地底。四周土地滾滾而動向著中心而來,慢慢的將宮殿埋葬了起來,形成一個巨墳。

“不可能的,此人到底是誰?這,這是什麽法寶?”陳天山驚叫道。

“怎麽了?”古海看向陳天山。

“舵主,此小世界將人修為壓縮在了先天境,以先天境催動那禪杖卻……!就是我清河宗主,也做不到!”陳天山臉色難看道。

“你意思,此人比清河宗主還厲害?或者他法寶,比清河宗主的厲害?”高仙芝問道。

陳天山臉色復雜的點了點頭。

“塵歸塵,土歸土,諸位,就此安息吧!無量壽佛!”憐生大師放下禪杖,雙手合十道。

“呼!”

四周陡然刮起一陣清風。

“憐生大師,你在幹什麽?”古海好奇的問道。

憐生大師扭頭看向古海,好似對古海的觀感不錯,也沒有介意道:“為他們收屍造墓,建立一個寄托!”

“大師,我聽說這裏的人死後,還會轉世重生的啊!很多人都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大師為何還要如此在意?”古海好奇道。

“他們不在意,是因為他們不明白!等他們明白了,一切都遲了!”憐生大師搖搖頭道。

“願聽大師解惑!”古海好奇道。

“你們看不見,而我卻能看到,這裏站著八百三十一個魂,正在對我施禮!在感激於我!這每一念感激,都是我的一份功德!”憐生大師笑道。

“八百三十一個魂?這裏?”古海看著這巨大墳墓露出驚奇之色。

“每一個墳墓之處,都站著一個魂,他們是無比孤寂的,看著四周的行人,等待著祭奠,因為只有祭奠他的時候,才會有著存在的感覺,你能明白那所有人都看不見自己的孤寂嗎?”憐生大師解釋道。

“人死不是轉世投胎去了嗎?每個墳墓處都站著一個魂?什麽意思?”古海好奇道。

憐生大師看了看古海,沉默了一會:“也罷,古舵主有憐憫之心,我也可為古舵主解惑,人有三魂七魄,你可聽說?”

“是,常聞三魂七魄!”

“三魂,乃是天魂、地魂、人魂!人死之後,三魂分離,天魂歸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死者在天之靈。地魂入地,也就是陰間,進入陰間,最終轉世投胎。而人魂,則是留在屍體之處,守著屍體,納四周之氣,惠澤後人,若葬在靈氣、福氣匯聚之地,後世子孫必將福運臨體,運氣非常。若葬在晦氣、汙氣匯聚之地,後世子孫,也將人生晦氣臨身!”憐生大師解釋道。

“大師,三魂七魄,並非一同轉世?”古海驚奇道。

一直以來,古海都以為轉世之際,三魂七魄都是一起的。

“人死之際,就是魂飛魄散之時,古舵主不知道?”憐生大師笑道。

“嗯?死了,就魂飛魄散?”

“不錯,三魂為陰,七魄為陽,七魄是你肉體的體魄,肉消則魄散。三魂就是天地人三魂!地魂能轉世投胎,人魂乃是父母所賜,源於血脈所得,通連後世子孫的人魂,天魂來自上天所賜,死後還要回歸上天,所以叫著天魂!”憐生大師解釋道。

“這麽說,轉世投胎的人,前世今生只有地魂是一樣的,兩魂七魄已經是新的了,轉世投胎後,也不是原來的自己了?”古海神色一動道。

憐生大師點了點頭。

“啊,我終於知道大長老為何不允許自殺重生重修了,原來前世記憶,只是地魂的記憶,死了就沒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小柔露出驚訝之色。

古海卻是陡然臉色一變,繼而道:“大師,若是一個人死後,要讓她復活?可以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想要復活死人,太難了!七魄可以重塑,但三魂卻太難!”憐生大師搖搖頭道。

“哦?怎麽說?”

“人魂好說,一直守著墳墓旁!地魂呢?可能已經轉世投胎了!天魂呢?魂歸上天,你與天奪魂?當年觀棋老人就是想要與天奪他摯愛的天魂,可惜,你看到了,縱是觀棋老人,最終也是殞落的下場!”憐生大師解釋道。

古海卻是沉默了好一會,眼中一陣陰晴不定,好幾次想要開口說什麽,但都忍住了。

“大師,人魂會一直守著屍體嗎?”高仙芝問道。

憐生大師看了看一旁墳墓,深吸口氣道:“人魂卻是最脆弱的,很多可能都會導致他們消亡,曝屍荒野,被野獸所食,人魂沒有了肉體寄托,很快就消散了。下葬之後,可以寄托墳墓,可以存留很久。但,也有各種意外,也許哪天就猶如燭火一般被吹熄滅了,很多可能,我也說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