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逃之夭夭(下)(第2/3頁)

朱僖緩緩的走了出來,行禮後說到:“陛下,臣等奉詔而來,如要離開,自然也要求得陛下的同意。北疆軍情,恐怕是不容樂觀啊。如若臣父王和二弟領兵出陣,恐怕也不過能把赤蒙兒等一批蠻子拒在居庸關外,情勢不是很妙啊。”

朱允玟皺起了眉頭:“那赤蒙兒就如許厲害麽?”

安老太監咳嗽了一聲,低聲說到:“陛下,老奴收到的消息倒是這樣。上次也和您說過了,兩月多前一仗,燕王府的大軍,似乎是情形不妙的。燕王二世子朱僜乃是如今領軍的主要將領,如果他不回去,恐怕。”

滿殿的文武大臣和王府世子都盯著朱允玟,看他如何做答。尤其那些王府世子雖然放蕩不堪,但是心裏多少也有些譜兒,如果朱允玟此刻拒絕讓朱僖等三人回去,或者是故意拖延含糊其詞的話,恐怕他們這些世子就要立刻地下結盟以求自保了。整個大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很是僵硬,一股沉沉的壓力,刹那間就淹沒了那喜慶的氣息。

朱允玟看了看眼圈上還是一圈青黑,嘴皮子發焦發黑,容顏憔悴,兩眼無神的朱僖,突然想起了在朱元璋靈前,朱僖三兄弟的表現。安老太監的話又在他腦海中響起:“怎麽說,朱家的子孫也不會反朱家的子孫吧?”

朱允玟終於微笑起來,黃子澄和方孝孺的話頓時就被他丟到了腦後,他笑道:“三位堂兄何須心急?北疆軍情,我也素有知曉,那元蒙殘黨,自是兇殘暴戾,四叔父坐鎮燕京,想是辛苦了……不如三位堂兄再留在燕京三天,等宮內打點一下犒軍之物,然後三位堂兄再北歸如何?”

朱僖大喜,就跪倒在了地上,磕頭到:“臣子謝過陛下隆恩。為國鎮守邊疆,乃是臣等本分之事。”說完,朱僖大段大段的隨口就是一溜兒的歌功頌德,感激皇帝恩情的言語。

猛然間,大殿的一角,一個人大叫起來:“陛下,為何如許倉促決定?”大殿內的大臣們頓時聳動,一個個交頭接耳,用一種很古怪的眼神,看向了大步走出來的方孝孺。那方孝孺看了朱僖、朱僜一眼,向朱允玟行禮到:“陛下,前日陛下不是已經有了腹案,要讓燕王府三位世子殿下,以及其他幾個王府的世子留在應天,協助陛下處理政務的麽?……陛下還說,畢竟是堂兄弟,把事情交給他們去辦,是很放心的麽?”

朱僖的頭低下,看著腳尖,臉上已經是一片的青紫色,他咬牙切齒的發誓:“方孝孺,總有一天,你不得好死。”

朱僜則是很坦然的看向了方孝孺,笑道:“方大人有所不知,朱僜我除了領兵打仗,並不會其他事務,恐怕這協助政務的重責,朱僜無法承擔。這應該是諸位輔政大臣的事情吧?”

方孝孺看著朱僜侃侃而談:“世子殿下會領兵打仗,那是最好不過了。如今南疆百越之地不穩,朝廷正欠缺大將去平定。”

朱僖突然的冷笑起來:“方大人好沒來由,我二弟領京師大軍去平定南疆,那北疆就放過了麽?元蒙殘黨還是其次,那東北長白山一帶,自稱後金的蠻子如今悄然興起,每日價侵擾邊疆,我父王就算是三頭六臂,莫非就真的能分身兩處去領兵鎮壓不成?……父王麾下,就我二弟堪堪可以帶兵,如今北疆不穩,二弟不回燕京,卻去南疆作甚?”

方孝孺本來就對軍情不甚了了,不過是看到朱允玟答允了讓朱僖等人三天後離京,一下子心情激蕩,頓時沖上來進言的。他一下子的確沒有想到這個道理,北疆的事情都還沒有平復,就把朱僜給調去南疆,這的確說起來有些不著道理啊。方孝孺頓時站在了那裏說不出話來,深鎖眉頭,考慮著用什麽冠冕堂皇的話才能挽回如今的不利局面。

因為他知道,只要朱允玟在這麽多人面前做出了決定,那就絕對沒有收回的可能了,因為那就是聖旨了。只有趁著現在朱允玟剛剛說出那句話的時候,逼朱允玟改言留下朱僖他們。

厲風趴在橫梁上,肚子裏面氣得直冒青煙,他在心裏暗忖:“果然燕王的決定是對的,這方家的老家夥不是個好東西,所以要殺掉。可是這方孝孺更加可惡,怎麽就不能殺了他?天下讀書人?讀書人有什麽厲害的?不就是一張嘴麽?和那青樓的姑娘一樣,不就是靠一張嘴吃飯麽?不過這些讀書人,用嘴巴迷惑皇帝,讓自己晉升高位。而那些姑娘,靠那張嘴迷惑天下男人,金銀滾滾罷了。”

當下厲風心中惡意一起,頓時運足了氣,怪聲怪氣的把一縷話音透過那小窟窿傳了出去,撞擊在了一個身穿紅袍的官員身上後,反彈到了最密集的一群大臣群中,豁然爆發了出來:“啊呀,想那黃家大小姐,可是天香國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