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勢不兩立(上)(第2/3頁)

他們心裏那個震驚啊,就不知道怎麽說才行了。朱棣的道法修為,也不過在金丹的入門功夫上,可是他身體所顯露出來的征兆,卻又分明是大道已成,肉身不滅的至高境界啊。他們不知道那是一顆‘不死藥’的功用,還以為是朱棣另有奇遇,他們看不清他的修為呢。

幾個老道叩拜之際,心裏暗自發怵:“朱僜說他的父親不過是武功好上一點,大概相對於煉氣士來說,到了凝氣的境界了。可是看這皇帝的模樣,分明是正式進了修道的大門了。誰這麽大的膽子,敢私自傳授修道法門給皇帝?就不怕幹擾了冥冥中天下的氣運,最後報應臨頭麽?尤其這皇帝身後的那幾位老道,和我們也是同道中人,卻不知道制止這樣的事情麽?”

“嘿嘿,一個不死不滅的皇帝……這次來中原,果然是開了眼界了,大漲見識啊!中原道門,居然不理會這樣不合天理的事情,古怪!”

他們卻是不知道,昆侖等年月深久的名門正派,只要不是天下大亂的重劫,他們是根本懶得理會天下氣運的變遷的。而茅山、龍虎山這些正道門戶,和朝廷的關系又是千絲萬縷的,對於聖旨還是大為忌憚的,他們只要保證不讓妖魔擾亂了朝綱,其他的事情那是一概不管的。尤其呂風和他們的關系也不錯,賄賂的寶物也送了這麽多,加上水元子這個道法無邊的老怪物也在裏面參合了一手,誰沒事去理會這樣的事情?

就算朱棣永生不死,還死活要坐在皇位上,這些龍虎山的天師們,也是不會理會的。總之一切和他們都沒有關系,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朝廷的清明就是。就算朱棣亂殺無辜,殺的也是他的大臣,和這些修道人無關。逆天而行的事情做多了,日後定然會有報應臨頭,他朱棣說不定就會碰到天劫,被劈個形神俱滅,何必冒著觸怒朱棣的風險,勸說他不要修道呢?再說了,朱棣不是許諾了,再作幾年皇帝後,就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麽?一個長生不死的皇帝,那是天地間的大忌,可是一個放棄皇位去修道的皇帝,卻又是天界喜見的事情了。

這些話說起來麻煩,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朝廷的聖旨對於這幾個派出了護法弟子的門派,還是有點威嚇力的,所以只要朱棣不學商紂王,弄他一票狐狸精進宮禍亂天下,這些老道們根本就懶得管其他的閑事。反正獻上修道法訣的是呂風,日後要倒黴也是呂風,和他們有什麽關系?

當下朱棣頒布了聖旨,把朱僜麾下的將士們都封賞過了。遲疑了一陣,朱棣又微笑著站了起來,大聲說到:“朕的兩個孩兒,果然都是能替國出力的人才。高陽王征戰北疆,如今立下了大功。而僖兒卻也是鎮守北平城,戍衛遼東有功,朕也不能不賞!”當下他下了一道聖旨,命令一個中官出宮,趕去北平宣旨去了。聖旨中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無非就是把朱僖麾下的將領,原地提升了一級而已。

朱僜氣得牙關緊咬,差點就要罵咧開來。自己大軍立下這般功勞,麾下將士們也不過是升了一級而已,可是朱僖坐在北平城什麽事情都沒有做,卻也得到了這樣的封賞。皇帝老子的心思,果然還是偏向著朱僖啊。朱僜心裏是又嫉妒又惱火,要不是站在大殿之上,他早就下令抓幾個倒黴鬼進來,讓他的拳頭來發泄一下自己的火氣了。

無端的,朱僜看著呂風的眼神裏也充滿了殺氣。“都是你這該死的呂風,厚顏無恥到了極點的東西,居然拜一個老太監為父的辱沒了祖先的雜種。就是你留在應天府,蠱惑了父王的心思,整日裏給老大說好話,這才讓老大受寵!要是有機會,我第一個就要殺了你這個佞臣!就看你呂風的這般模樣,空長了一副大好皮囊,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雜種!”

心念一轉,朱僜眯著眼睛笑起來:“罷了,就是因為你留在父皇身邊,所以才能每日裏蠱惑父皇,讓父皇覺得老大比我能幹。如今慕容也留在了應天,只要他立下幾次功勞,我叫兵部的那幾位幫他說說話,慕容做到和你呂風平起平坐的職位,卻也是輕松的事情……到時候,我在朝廷裏也有人說話了,還忌憚你呂風作甚?”

想到這裏,朱僜心裏又開心起來,覺得讓慕容天留在應天府,卻也不是什麽壞事了。自己身邊雖然少了一個得力的人手,可是把慕容天這個自己帳下的頭號人物留在朱棣的身邊,想必是用處更大吧?

紛紛擾擾的鬧了一陣子,終於封賞的事情也都結束了,朱棣看了看左右大臣看起來都沒有事情要上奏的模樣,就想要宣布退朝。朱僜這個二兒子雖然兇蠻暴虐,腦袋也不甚好使,在治理國家的方面,比不過朱僖。可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尤其是朱僜打仗是一個好手,正好合乎了朱棣的胃口,對於這個兒子,他還是很喜歡的。好容易招他來了應天府,總要喚進宮裏,享享天倫之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