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雲之法界 第七十章 兄弟分離(第2/2頁)



  一座小山頭上,一道身影靜立不動,默默的凝望遠處。

  當微風吹來,淡淡的塵香拂過衣袖,帶走了一聲輕嘆。“師兄,天下之大,我們該去何處?”

  兩丈外,一顆松樹下,一個盤坐的身影淡然道:“隨遇而安,佛本自然。出家之人,不染塵埃。”

  回身,那靜立許久的身影看著他,語氣傷感的道:“師兄,菩提學院已然不在,師父又離我們而去,你真的放得下,一點也不懷念?”

  原來他便是菩提學院的戒禪,松下坐著的是那本一。兩人被法果大師遣走後,輾轉數日來到此處,一時間戒禪心有所觸,便停下不走,一望就是半天。

  本一低念了一聲佛法,語氣微有波動的道:“六院應劫乃是天意,我們即便不願也是枉然。而今師父氣息已散,顯然是已經遇難。剩下你我二人,就將肩負起重振菩提學院的大任。因此我們必須忘記一切,淡漠仇恨,將身心融入佛法之中,從中找尋真理,選擇適當的地方,從新建立一座佛家寺院。”

  戒禪搖頭道:“心若無物,一切泰然。心若有念,塵緣未散。師兄,你佛法精深,足以擔當大任,而我塵緣未了,還有一段宿世之緣。保重,師兄,希望你不會辜負師父的期望,我去了。”轉身離去,戒禪的背影有些蕭瑟,還隱隱帶著幾分愁然。

  本一微微一嘆,看著那遠去的身影,低語道:“生死之間,源於一念。師弟,保重啊。”起身,靜立了片刻,隨即朝相反的方向去了。

  離開了師兄,戒禪漫無目的的走在荒野上,心中有些黯然。身為菩提學院傑出的弟子,曾經他也心情澎湃,想過有一天能普渡世人,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高僧,將佛家慈悲心腸發揚光大。可現在,菩提學院不在,師父不在,六院不在,人間妖魔橫行,昔日的宏願在此刻是那樣的遙不可及,那種深深的失落,填滿了他的心田。

  有些沮喪,戒禪輕輕悲嘆,目光遙望著東南方,那裏是他從小長大的家園。而今,那裏已經不在,留給他的只是惋惜與遺憾,還有那濃濃的悲傷與愁然。

  許久,戒禪收起失落的心情,看了看四周後,而後飛身半空,穿梭於雲海間。禦氣淩空,翺翔九天,其速之快,轉眼已在百裏之外。

  或許高速的移動會帶給人一種暢快淋漓之感,戒禪原本不好的心情,在飛行了片刻之後,就已經大為好轉。為此,戒禪淡然一笑,佛家寂滅之念盤旋於心,昔日的寧靜回到了他的身邊。

  飛行中,戒禪忘卻塵事,全心全意的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之中,幾乎達到了六識通靈的境界。這是一種極為上乘的佛家禪界,與修煉的時間無關,重在一個悟字,一旦進入那種境界,就宛如智珠在握,心念轉動間便能掌握四周的一切。

  此刻,戒禪就處於這種境界的邊沿,雖然還差了一點點,可敏銳的靈識對附近的感應卻是提升了數倍,這就使得他在無意中,發現了一縷古怪的氣息。說那氣息古怪,是因為它時隱時現,一會兒正直祥和,一會兒陰森邪惡,讓人很難分辨。

  這氣息從地面傳來,在戒禪認真留意之際卻又突然隱去,這讓戒禪心神一驚,立時從寂滅之中醒來。停身,戒禪看著腳下,那是一片起伏的山丘,那古怪的氣息就從一個山谷傳來。

  思索了一下,戒禪自語道:“既然遇上,便是有緣。善緣孽緣,皆不可免。”說完飄然而落,來到了地面。

  看了附近幾眼,戒禪目光停留在了一處藤條密布的山崖邊。那裏,青灰色的石壁上爬滿了藤條,在離地大約三丈處,有一個特別茂密的地方,隱隱傳來幾分古怪。

  戒禪看著那兒,心知藤條後是一個洞口,只是洞中會隱藏著什麽?妖魔鬼怪,還是野獸靈異,或者什麽也沒呢?

  思索中,一聲古怪的低吟從洞中傳來,戒禪聞之心動,立刻飛身而上,轉眼就來到石壁前。這時,戒禪正欲進入,可突然間一股勁風射出,將毫無防備的他給彈開。

  (久久讀書人第一時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