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誰做主持(第2/2頁)

陳七當然不會告訴他真話,只說自己最近道行略有長進,忽然領悟了三種小神通,所以才有如此威猛。佛門心法最終頓悟,為何他會修煉出來這些本事,也都不知其所以然。陳七用這話,含糊應對過去,李武吉雖然不滿,但是卻也不一定就不信。

佛門中常有數十年參禪不悟,但是一夕頓悟,就立刻成為有道高僧之事兒。李武吉雖然也不修佛法,但是卻也知道佛門確有如此可能。

陳七不久之前,還只懂一門金剛三昧法,但是如今他連續“突破”已經多了步步生蓮神足通,天龍禪唱,金剛真身三門小神通。智通也頗羨慕,見李武吉問起,就連連誇獎自家的師弟,並且把智冠“玉僧”的名號也報了出來。

聽得智通說,就連伏虎尊者也誇贊陳七,智慧悟性為大戟寺之冠,萬宵古這才把心頭的一點懷疑悄悄抹去。只是這位鎮國太師,城府太深,就連陳七也瞧不出來,他曾有懷疑自己的想法。

待得宴席散後,陳七和智通便即告辭,陳七隨著智冠,走出了太師府之後,就笑著說道:“虧得師兄拉了我來,不然如何能夠忽然頓悟禪機,又多了兩種小神通傍身?金剛真身也就罷了,只不過是爭鬥的神通,天龍禪唱可是奧妙無窮,對我誦讀經文,有莫大助益,與修為上益處更多。”

智通雖然受了一番驚嚇,但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他便也不提。這位胖大和尚憨厚笑道:“師弟說哪裏話,還是師弟資質超凡,又得了機緣,就算沒有為兄請你來太師府,也必然會有別的契機,讓師弟頓悟神通。不過經此一來,師弟學生的小神通就有四種之多,在本寺僧眾中也算罕見了。說定再有一番機緣,師弟也能突破佛門第四識,猶如智真師兄一般。”

陳七呵呵一笑,他可是知道佛門真識,想要突破究竟有多難。那根本就是沒譜的事兒,說也不知是下一刻就頓悟,還是下輩子才能頓悟。這也是陳七一直都沒有把佛門功法,當作主要功法,還是全心全意的去鉆研四部道訣的主要原因。

兩師兄弟談談說說,倒是關系又拉近了些,原本的那位智冠和尚,因為有細作的身份,對各位師兄弟都不敢交往。陳七卻沒這等顧慮,他本來就是個豪爽的性子,不然也不會在福陽府,見到許鯉和應鷹,就一見如故,更不會跟顧龜靈短短時間,就成了生死之交。

雖然陳七也是細作,但是他的膽子,可比真正的那位智冠和尚大的多。所以智通既然願意跟他親近,陳七就來者不拒。回到了聖壽萬金寺,陳七就跟智通分手,回到了自家的院子。

第二日陳七才起,就有小沙彌過來傳信,說後日就要召開法會,為天子祈福,讓陳七多做準備。因為到時候,不但天子要來,可能太後,皇後,還有許多皇親國戚,王公貴族,朝中高官都要來隨喜。陳七一笑置之,反正這些事兒,都是智真和尚在忙,他到時候只要出人就是了。

因為法會將近,聖壽萬金寺也漸漸忙碌起來,天子從其余的寺廟,抽調了許多和尚,都把來給智真調派。這些和尚,日後也就要在聖壽萬金寺定居,成為這座大叢林的一員。智真和尚本來還愁,這座聖壽萬金寺倒是夠大了,但是和尚太少,得了這些其他寺廟抽調來的僧人,心頭也十分高興。

若無意外,智真和尚必然就是這座聖壽萬金寺的主持,有了這般身份,他日後結交權貴,推行大戟寺道統,就多了許多便利。

陳七倒是一直安閑,自從那日去過太師府之後,這小賊頭就閉門不出,只是演習道法。從陳七的院子裏,經常放出百丈佛光,聲勢煊赫,現在已經人人都知道,這位“玉僧”智冠,最近參悟佛法忽然頓悟,道行法力,都是大進。有心人已經想到,若是陳七也開啟了第四識,豈不是智真和尚的競爭對手?一時間大戟寺這三十六名僧人中間,也隱隱起了許多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