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兵(第2/2頁)

陳七亦有過打算,若是真個不幸,鬥法時自家遇上三位真人中的任何一個,他定會直接宣稱敗陣,反正這小賊頭是不好面子的,就算因此丟了真人的官位,他也一樣不會在乎。

這一日,陳七修煉出關,忽然心頭有所感悟,從天龍寺往上行去,登上了伏龍山山頂。從這座帝都第一山,往下眺望,幾乎大半個帝都城都在眼底。陳七放眼左右望去,隱隱見得一條大龍,橫貫帝都萬雲之城,不知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但是等他再度定睛去瞧,卻只見山川河流,匯聚交錯而已。

陳七亦是有道行之人,知道方才自己所見,並未是一條真龍,而是大雲王朝據有天下,天子龍氣散發,所形成的一道龍脈。

陳七觀龍脈有所感悟,體內的九道玄黃之氣,忽然萌動起來。自從凝結了金剛琢之後,陳七便把玄黃之氣凝結的法器,都分別安放在五處最大的七郎廟,通過這五件法器吞吐祈願之力,反過來淬煉玄黃之氣。

盡管祈願之力隔了萬裏虛空,傳遞來仍舊不見衰減,但是陳七凝練多日,也不曾把第六件法器凝聚出來。

本來小賊頭還以為,自己還要耐心等候,積累的足夠,自然就能突破藩籬。但是在他心神感悟,觀到了大雲王朝天子龍脈的一刻,玄黃之氣似乎有什麽奇異變化。陳七一驚之下,把心神都沉入了丹田之中。

一道玄黃之氣,忽然飛出陳七的身外,化為八爪黃龍,猛然奮力吞吸,一股股無比凝結的祈願之力,忽然被這條八爪黃龍猛然從虛空中攝出,鯨吞了下去。這股祈願之力,比陳七在福陽府做下種種博取民心之事兒,獲得的感恩戴德的祈願之力,又自不同。

陳七幾乎是立刻就明了,這一股力量是“萬民生願”亦既天子龍脈的最根本源頭。

古有聖德帝王曰: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子飛蒼天之子,實乃萬民之子,故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子龍氣,便是龍脈所聚的天下萬民生願,乃是無數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和期待,凝聚出來的一股願力,維持王朝不崩不潰,一旦這一股萬民生願散了,對朝廷的信心崩滅,天子龍氣也就蕩然無存,亡國滅朝,便是朝夕間事兒。

陳七亦不知道,自己這一道玄黃之氣,吞了大雲王朝的“萬民生願”,究竟會發生什麽事情。但就算知道,這小賊頭也不會有甚猶豫。能夠提升自家的法力的事情,陳七肯定是一股腦都做了,才不去管什麽後果。

這一道玄黃之氣,吞了不知多少“萬民生願”之力,漸漸演化除了一柄寶傘,這杆寶傘上繪制了山河萬裏,拿在手中輕飄飄的,但是放得出去就重如山嶽,就如把天下數十座名山一起攝來這柄寶傘上一般。

“此物可名山河傘!”

陳七心頭歡喜,收了這杆寶傘,頓覺體內的玄黃之氣,又復凝練三分。等於陳七向著凝煞的境界,又踏進了一步。這小賊頭也未有料到,自己只是忽然感悟,就又把道行提升一層。他身處帝都,到處都有不便,已經修煉了許久,陳七生怕被人瞧出來,自家身份上的破綻,故而並不敢把玩這件新凝練出來的法器,悄然把玄黃之氣和這柄寶傘收了,緩步走下了山去。

陳七才走到天龍寺,就見智通和尚興匆匆的走來,見到了陳七,智通和尚就有些歡喜,叫道:“智冠師弟,師父已經來了也。他此番來還帶了四個師弟來,說是要參加旬月後的鬥法大會。我們終日提心吊膽,現在老師來了,大可以放心些許。也不知道老祖師從哪裏收的這四個徒弟,個個佛法高深,都不弱給智真師兄。”

陳七登時微微驚訝,暗忖道:“若是不弱於智真,那就是說,這四個和尚,最少都開了佛門四識。這等修為的僧人,天下都少有,伏虎尊者卻是哪裏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