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繼續的進逼(第3/3頁)

而這份羨慕,很快又變成了對自身處境的憂慮。

這些符殿修士們猛然發現,自己過去抱緊符殿榮耀,似乎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符殿從來都沒有出過靈尊這樣的強力人物,也從來都沒有冊封聖地,執掌諸天,更加遑論縱橫逍遙,肆意發展,便是重建起來,又能如何?

之前符殿會遭受一次重創,重建起來,就不會了?

一些符殿名師,大師們,開始借著各種便利接觸器道,結果卻驚訝發現,這是一個比自己想象中還要更有前途的道途,只可惜自己陷在符道太深,改投起來,困難重重。

不過不要緊,誰家的名師,大師,門下沒有幾個親信的門人子弟?他們偷偷將之送往別宗道場拜師學藝,試圖通過這一手段習得技藝,謀取前程。

這一招是世家豪門的慣用手段,就和一些中古世家,會在對立的兩大陣營投進傑出子弟一樣,都是為了狡兔三窟,無論何時何地,都有退路。

在他們想來,假若終有一天,符寶宗除名,符殿都化為歷史,這些人也能夠在器宗門下崛起。

這些人本身就是優秀的根苗,投在符道,能夠成為名師,大師,接他們的班,投在器道,當然也同樣能夠成就非凡。

甚至若是不惜代價,用僅剩的本錢去供養,還有可能誕生出超越冶子的宗師級人物,甚至更加傑出,也說不定。

相比天葉道人提出的什麽重建符殿,振興道途,這些人對這種事情興趣更大,投入的熱情也更足。

於是,陸陸續續地,開始有符道的傳承流向了器宗,這是他們用來進行交換的本錢。

當器宗附庸得到它們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抄錄一份,送往總宗,匯集到李晚手中,而這些東西的到手,又反過來逼迫那些仍然還在觀望的符殿修士,使得他們意識到,再不做些什麽,恐怕自己手中掌握的東西,就不值錢了。

比方說,同樣一份符道典籍,寶箓繪制之法,別人手中也掌握著,與自己所擁有的價值一般無二,但別人先交出去,就是他得到好處,自己手中的,變成了一文不值!

於是,這些符道中人投獻秘籍,傳承,原本還有些偷偷摸摸,而後竟是變得爭先恐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