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可偷、銅需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江流波端坐於老松之下,侃侃而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自紫霄宮聽道回來,除了路上路過南天門時,托看守天門的妖將畢方,向東皇太一表達了一下不能現時前往天宮的遺憾,而後江流波和大鵬二人馬不停蹄,直接來到了武夷山。

蕭升曹寶二人更是驚喜不已,二人修道數萬年,奈何因為自身資質不足,修為境界都是不足,每日裏修煉之余何嘗不是心中憤懣。

洪荒之中修行,後天努力的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特別是境界提升更是全靠感悟。

時下洪荒之中巫妖橫行,巫族不修元神,自十二巫祖之下,全部是靠本身肉體強橫,天生神通行走於洪荒之中。

此時行走洪荒的大多是盤古化身十二巫祖之下的第一批巫人,他們縮地成寸,一步就是三山五嶽;他們移山填海,只恨天無環、地無把;他們法天象地,只覺天不夠高、海不夠深。

而妖族此時在天庭之上,自帝竣東皇太一之下,又有妖師鯤鵬,下有十大妖聖,三十六路妖王,哪一個不是呼風喚雨之輩。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說的就是妖師鯤鵬,可惜卻因為手裏少了先天靈寶,而天帝帝竣有先天靈寶河圖洛書,東皇太一持混沌鐘,所以鯤鵬只得屈居之下,做了妖師。

而其下十大妖聖三十六路妖王,像白澤、欽原、獬豸、呲鐵、鬼車等,隨便一個放到後世也算得上神獸了,都是天生神通之輩。

所以現在洪荒中混的比較差的倒是如蕭升曹寶這類煉氣士了,因為自身根腳太差,只得找了個山頭,窩在裏面埋頭苦修,想要拜師也是無師可拜,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求道無門。

所以他們更珍惜得之不易的一絲機緣,若不然怎麽會為了交好江流波和大鵬二人而輕易把落寶金錢這樣的寶貝送出去。

只怕他們也是知道這落寶金錢的神奇,只是他們修為不夠,發揮不出威力,再加上被兩只大妖找上門來,也知道這兩只妖怪大概已經知道了落寶金錢才尋來,若是不交出來,說不好就有殺身之禍。倒不如幹脆利索的交出寶貝,賭上這一線機緣。

還好他們賭對了,若是不交寶貝,江流波畢竟穿越百萬年,絕對不會因為一點婦人之仁放棄了落寶金錢這樣兒寶貝落到外人手裏。那麽就只好動用武力了,洪荒之中動了武力就是落了因果,要動就幹脆動個徹底,估計最後也就是洪荒再無蕭升曹寶二人的名號了。

但是他們既然交了寶貝,江流波也絕不會欠他們因果,所以江流波又來傳他剛剛所得的一點修煉心得了。

此時江流波講的一般是自己聽來的大道,另一半是自己對照前世看過的一些修道資料,加上自己的體悟。

隨著他修為精進,前世記憶愈加清晰,許多曾經無意中眼神掃過的東西,現在幾乎都能想起來。

特別是像《道德經》之類這樣耳熟能詳的書籍,以及一些佛家常用的偈子,經常是在一些小說中被引用過的句子等,此時江流波真正踏上追求天道之路,這些東西去蕪存精,倒是幾乎又整理出了一本《道德經》來。

大道難求,但是天道之下總有一絲生機,江流波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若是三清中的老子得知了江流波這樣肆無忌憚的把他日後傳下的道書抄襲過來,不知道是會氣得吐血三升還是該感謝江流波提前替他傳道了!

又不知後世常說的偷盜一詞,是不是因為江流波這樣的“偷道”之人而流傳下來的。

又一想,聖人又何嘗不是在盜天道之中的一線生機呢?要不然怎麽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