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玄鳥高飛盡 眾生徒等閑(第3/5頁)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很快就圍上來一群人紛紛掏錢買棗,就和搶什麽寶貝似的。楊小康收錢我裝棗,一車棗下的很快。這些人買棗很奇怪,大多只秤兩斤,給一張十塊錢的,一點都不麻煩,我甚至沒看見楊小康找過錢。更有意思的還有幾個特意跑過來和楊小康打招呼,說在家裏聽說小康在外面賣棗,嘗了幾個別人買的覺得味道太好了,特地過來多買幾斤,有人一買就是十斤。我都快忙不過來了。

來來往往的人看穿著打扮,都是坐辦公室的國家幹部。以往我也在市場裏賣過東西,藥材、山貨什麽的,這些人當中的大多數很挑剔,翻來翻去挑個沒完。然而今天很奇怪,買東西看都不看,也不怕棗裏有爛的或者長蟲子,連秤稱的準不準也不看一眼,只管買棗回家。

我正忙的不可開交,就聽見一個洪亮的大嗓門說道:“這可是蕪城特產的黃金棗啊,有十來年沒見過了,我老人家都有點攙了,給我來五斤!”

這是我第一次碰見買單數的,別人買的都是兩斤、四斤、十斤,給整錢不用找。我擡頭一看,來者我認識,是個老熟人。他是一位鶴發童顏的老爺子,正是每天早上在體育場教我打太極拳和五禽戲的高老爺子。我一見是高老爺子,趕緊招呼道:“高老,你好!……你認識這是黃金棗?哪好意思收您老的錢,想嘗裝幾斤走就是了。”

老爺子也認出了我:“原來是小石頭啊?好久沒看見你了,自從放暑假你就沒去打太極拳了,我們這群老人家還挺想你。……你今天來賣棗?怎麽賣到這裏來了?哦,小康領你來的,你們兩個小孩有意思……我今天也有點興致,小石頭,把秤給我,我和小康一起幫你賣。”

說著話高老爺子不由分說把我手裏的秤搶過去,也站在那裏賣棗,我反倒沒什麽事了。楊小康顯然和高老很熟,他一邊收錢一邊問高老:“高爺爺,你的秤杆玩的很熟啊,以前賣過菜?”

高老得意洋洋的說道:“想當年,和鬼子打遊擊的時候。我就化妝成一個農民進城賣棗搞情報,當時賣的就是一車黃金棗。唉,五、六十年了……那時候我也就你們這麽大。”

不知道為什麽,我突然問了一句:“老爺子,當初你進城賣棗,鬼子不管嗎?他們讓你賣嗎?”

高老爺子被我問的莫名其妙:“鬼子?鬼子幹嘛不讓賣棗?”

楊小康這時悄悄踢了我一腳,示意我不要再說這種話。我也知趣的閉嘴,坐在那裏看他們一老一少繼續賣棗。一車棗四百斤,很快就沒剩多少。看來楊小康沒有對我撒謊,照這個速度,我從面館出來,還真是去去就回。

這時圍在板車前的人群突然自己分開了一條縫,一個穿著雙排扣西裝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說:“小康!你在這裏幹什麽?我聽說你在門口擺攤賣棗,是吃錯什麽藥了?丟人不丟人!”

這名中年男子一臉怒氣,我看他的面目依稀有幾分像楊小康,似乎又在哪見過,想了想,突然想起來!我在電視裏見過。這張臉經常出現在蕪城新聞報紙上,他就是蕪城的一把手,當地的最高領導,蕪城市委書記楊大同。

看看楊大同和楊小康十分相似的五官,這一刹那間我什麽都明白了。楊小康不是什麽黑社會老大,而是蕪城市委書記的獨生子。楊書記只有這麽一個兒子,而楊書記的嶽父,也就是楊小康的外公,據說比楊書記的官還大,是省裏的一位重要領導。難怪那幫太子爺不敢招惹楊小康,而楊小康跑到這裏賣棗,連門衛也會主動送上凳子。

看楊書記的臉色是生氣了,別人不管楊小康他可是要管管這個兒子的。然而楊書記的怒氣在轉瞬間突然消失了,變成了溫暖的微笑,這變化比翻書都快,因為他看見了高老爺子:“老書記,您也在這兒?您老是在賣棗嗎?……小康,好好收錢,可別點錯了!……老書記,您這是在幫誰賣棗?”

高老爺子瞄了他一眼,呵呵笑道:“幫一個老朋友賣棗,小康這孩子真不錯……”

聽到這裏,我突然間知道這位高老爺子是誰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的名字應該叫高飛盡,解放前是蕪城一帶赫赫有名的戰鬥英雄,解放後長期擔任蕪城地委行署專員,後來蕪城地區改成蕪城市,高飛盡是第一任市委書記,如今早已離休。姓高,楊大同又喊他老書記的,只能是這位傳說中的高飛盡高老爺子。我以前只知道這老頭姓高,沒想到他就是我早就聽說過的高飛盡。

這一老一少站在我身邊賣棗,要是傳出去,別說是這一板車,就是一卡車今天下午也能賣光了。然而我在感激的同時,心裏卻有了幾絲酸楚,我想到了我父親今天上午拉著四百斤黃金棗在這個城市裏四處流浪的經歷。高老爺子與楊小康都是好人,他們都在主動幫助我。然而我卻希望,世間不需要這種幫助。高飛盡和楊小康,都是風君子指點我去結識的,看來他早就知道他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