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尊卑百行皆機妙 取舍一念善與人(第2/4頁)

梅溪的高考成績不錯,一本第一志願錄取,就這樣,他稀裏糊塗的考上了北京中醫藥大學。

梅溪上大學在梅家原可是件大事,鄉親們都很偏愛這個無父無母又乖巧聽話的孤兒,這家給準備衣物,那家給準備鋪蓋,雖然梅氏子弟有傳統成年之後闖江湖都要自食其力,但上大學的意義畢竟不一樣,伯叔姑姨們也都湊份子拿錢了,否則梅溪還真沒法去北京報道。

臨行之前梅太公特意囑咐道:“孩子呀,你是梅家原的人,鄉親們給你湊的錢和從小待你的情,千萬不能忘了,無論你能有多大的出息……這幾年我對你講了不少江湖事,真正的江湖是整個天下,你就要去闖蕩了,一定要善自珍重。”

……

二零零七年九月初的一天,梅溪孤身一人走出了北京西客站,比錄取通知書上說的學校接站時間早了兩天。各大院校的新生開學報道時間有早有晚,在站前廣場轉一圈,就能看見不少高校的新生接站處,還沒有打北京中醫藥大學牌子的。

現在正是大學新生報道的高峰,一眼掃過去,就能發現來來往往的人當中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提著大包小包一臉興沖沖的樣子,顯然是大人送孩子來北京上大學的。梅溪並沒有著急離開火車站去學校報道,而是站在那裏觀察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時間、這種場合是個做“生意”的絕好機會。

剛到北京的第一時間,梅溪想的是怎麽利用眼下的機會賺點錢。鄉親們湊的錢雖然夠他第一學年的學費,但是大學還要讀好幾年呢,還有其它很多費用,梅溪總不好意思繼續麻煩鄉親,梅氏子弟走江湖都講究自己混飯吃的,北京是江湖,大學也是一種江湖。

按照江湖術語,先是“看棚”,看準了之後就要“開棚”了——挑好地方擺場子。他選了個地方,不在火車站廣場中,而是離開廣場向左走距過街地道不遠的一處街邊,這裏的人行道比較寬,也沒擋住路旁的店面,更重要的此處來來往往的人,大部分都是來報道的大學生與家長。

梅溪的大件行李都走火車托運了,大學新生報道的行李將會統一被送到學校,不用學生本人到火車站提,他隨身只背了一個不大的旅行包。他從旅行包裏取出了一根一尺多長的小竹竿,竹竿的一頭用綿布包著一塊海綿。又取出一個罐頭盒打開,裏面裝的是和了水的白灰漿——這就是他寫字用的筆和墨。

忘了介紹了,梅溪雖然剛剛高中畢業,但已經是位小有成就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可是得自“名家”真傳——梅太公從小手把手教的,梅家原的孩子中只有他有這個待遇。用竹竿筆沾白灰漿開始在人行道上書寫作品,頗有宋代歐陽公太夫人以荻畫字的風采。

“爸,你看那邊,那人在幹什麽?”

“咦?這是行為藝術嗎?首都就是不一樣,一出火車站就碰到了傳說中的行為藝術家……乖女兒,你看,這麽漂亮的書法可不多見。”

梅溪正在專心寫字,突然聽見背後傳來說話聲。回頭一看,一個四十多歲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提著旅行包,包上還貼著北京大學新生行李標記,右手挽著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女,一看就是家長送孩子來報道的。少女戴著秀氣的眼鏡模樣倒也可人,正眨著一雙好奇的眼睛看著他。

“二位,我不是搞藝術的,我是要飯的。”梅溪露出歉意的、很有禮貌的微笑,向他們解釋道。這時他的書法作品已經完成了,是一篇聲情並茂的小短文,簡要講述了一個來自貧困鄉村的孤兒自強不息考上大學的故事,介紹了自己囊中羞澀的處境,希望過路的行人奉獻一點愛心,與人為善也是與善結緣。

梅溪寫完了字在附近找了兩塊小石頭,把背包放在路邊的墻根處坐了下來。他取出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展開放在面前,用一塊小石頭壓住防止被風吹走,又取出一張硬銅板紙的三好學生獎狀,疊成了一個盒子放在通知書旁邊,盒子正中央也用一塊小石頭壓住,然後在盒子裏精心放了幾張面值不等的鈔票。想了想,又把自己的身份證拿了出來,放在錄取通知書另一邊。

他做這些事的時候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倒把那一對父女給看傻了。女孩呐呐的問道:“同學,你這是……?”

梅溪做出一副很慚愧的表情,低頭道:“我這是在行乞,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

那中年人拉了女兒一把,示意她別問了,用疑問的眼光看了半天,終於露出了同情之色,打開錢包什麽話也沒說,抽了一張五十的鈔票放在了紙盒裏,嘆息一聲拉著女兒走了。梅溪立刻站起身來,沖著他們的背影鞠了一躬說道:“謝謝你們,好心人,我不會忘記你們的幫助!能不能留個聯系方式,我將來好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