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藥王名成留身後 何曾自謂孫隱巖(第2/3頁)

而這一段歷史,估計那古董販子也沒有考慮太多,就算去查史書,也只能看到唐代確實有個地方叫孫隱巖,而孫思邈確實在那裏煉丹創制了伏火法。歷史有明確記載的東西可以去造偽,而歷史沒有明確記載,只能憑經驗和常識去推斷的知識,偽造之物往往會露出破綻。

其實那段銘文梅溪就沒怎麽多想,因為他一眼就看出這銅鼎不可能是唐代的東西,不管上面寫了什麽那也是假造的,所以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而丹鼎最能打動曲正波的就是這段銘文,所以銘文中的破綻是曲正波最早想到的。

見曲教授自己看出了破綻,梅溪也松了一口氣。很多民間搞收藏的都有一種偏執心理,總以為自己收藏的東西“有可能”是真的,哪怕是明顯的假貨,行家對他說破嘴也將信將疑。曲教授不是無知之人,清醒過來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這對梅溪來說是件好事。

梅溪此時問了一句最關鍵的話:“曲老,您付錢了嗎?”

曲教授長嘆一聲:“差一點就付錢了,我存款有五十多萬,股市裏還有點,就是股票都套著,股市從六千多點一路跌到一千六百點,到現在也不見反彈,我沒舍得賣,上午還打電話想暫時借點湊齊。這丹鼎是張小寧買下送我的,我是無論如何不會讓他花錢的,我要留下就給他錢……唉,看來張小寧很可能是被朋友騙了!”

就在這時,曲怡敏推門走了進來,開口就道:“爺爺,你給我爸發郵件要借錢?爸剛才聯系我了,問你幹什麽用、需要多少,他從國外直接給你打到帳戶上……你花那麽多錢,就是為了買這個銅鼎嗎?”這時她也看見了梅溪和桌上的丹鼎。

曲教授坐在椅子上,很失望的一擺手:“不用了,這東西是假的,我看出銘文不對,梅溪也認出這不是唐代的東西。”然後解釋了一遍剛才發生的事。

曲怡敏蹭的一下就跳了起來,掏出電話一邊撥號一邊道:“這個張小寧,竟然詐騙到我爺爺頭上來了,看我罵不死他!”旁邊的曲教授和梅溪一起伸手攔住了她。

曲教授勸道:“事情還沒搞清楚,看情況張小寧也是被人騙了,我聽說哦他真的花了六十萬,能不能要回來還兩說呢。”

梅溪對兩人道:“你們別急,這事情不復雜,假如張小寧真的被騙,按照古董行的規矩,如果我猜測的不錯,錢是能要回來的……就是這份鑒定證書還有點問題,曲老師,把手機借我用用行嗎?”

曲怡敏將手機遞給了他,梅溪撥通了一個號碼,就是他四姑家表兄的兒子遊成基,現在潘家園古玩市場混的那位。電話打通了之後梅溪說道:“小基基嗎?……是我,你表舅……找你有點事,我這裏有件東西,明代的三足兩耳異形爐,八寸高的赤銅器有點殘,底上加刻了銘文做舊冒充唐朝的,可鑒定證書好像是真的……我給你念一遍,你聽聽是怎麽回事?”

電話那頭答道:“你問的是這件東西?耳朵上有裂紋底下加小篆的是不是?太巧了,我還真知道,就是我們對面鋪子的那家何老板幹的……那個鑒定專家龍如海在業內口碑不好,何老板找他的時候,他要三千鑒定費,還價之後一千八搞定了。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給人看穿了就推說走了眼……也就是你問我才會說,別人摸情況我根本不能告訴這些。”

梅溪:“那老板是坐地戶還是過江龍?”

遊成基:“正規的開門戶,有招牌走不了的,出了事得按規矩來。”

梅溪:“好,我知道了,謝謝你!……有空到學校來玩啊!”說完掛斷了電話,將手機還給曲怡敏道:“這事好辦,明天把張小寧叫來,什麽話都說清楚,他明白了之後,自己拿去退就行了,古董行有古董行的規矩。”

倒騰古董,現在時髦的名詞叫搞收藏,在江湖八大門中屬於冊門。時代發展了,現在人不知道什麽是冊門,但古董生意規矩大多從冊門的講究來的。比如你去某個古董商店,買了一件贗品回家,按照行內的規矩,能不能退呢?不一定,得看具體的情況。

賣古董的沒有不往外放贗品的,這東西真假難辨要求的專業知識也非常復雜,因此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的,哪怕糾紛鬧到現代法庭上連法官都頭痛。賣古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行規,簡單的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假如你的貨中間有贗品的話,你可以不說東西是假的,但你不能保證東西是真的,讓顧客自己去挑,真假自辨,走了眼後果自負。

假如你拿著一件去年剛燒出來的瓷器,可以對顧客說:“這可能是弘治青花,我要價挺便宜的,您買回去碰碰運氣!”這樣沒有問題。但如果你對顧客說:“這就是弘治青花!”那多半要承擔責任,顧客找回來你得吃回去,除非你想做完一票買賣就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