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五化身人皆有 世世修行不虛談

“陽神變換分身”看上去就是另外一個自己,但也不能單純的這麽理解。千人有千面,一人也有多面,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就扮演著不同角色、擁有多種身份,每個身份都有不同的內涵、責任、情感與行為方式。

比如有人在下屬面前傲慢難伺候,在領導面前又裝孫子,對陌生人冷酷無情,在家人面前又變得和藹可親,在單位可能是一位彬彬有禮的人,上了網披上馬甲時,又變得憤世嫉俗臟話連篇。如果說化身,這些都是化身,人格中的種種剖面。

對於修行人來說,首先要作到的是真妄合一、真如不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修行,歷苦海劫見前世種種,靈台是否能安住無恙,就在於對此生之我的明晰?否則在苦海中會墮入輪回,這一劫是過不去的。

前世種種就是世間眾生輪回萬象,所見是我亦不是我,這一段經歷卻是此生修行的見知,也是修成陽神變換分身的心境根基。明晰此生之我,在此基礎上繼續修行,超脫爐鼎之限,變換身外之身。陽神化身依緣法而修成,剖析一個清晰完整的我,這不是別人仍然是自己,比如梅振衣修成的純陽化身,就是世間行遊有所做為的那個他。

從心境上來說是如此,從神通上來說卻另有玄妙,化身等同於我並無分別,擁有此人格所具備的神識記憶與能力,也可以是神通法力。這當然不能憑空而生,也是法力修成,滅一化身如傷一命,神通法力也會有相應的折損。

繼續往上修行,並非是要分出多少個化身來行走世間,而是要在心境中將自我的各各層面清晰的展現,以達到一生歷證圓滿。此所謂“化身五五”,指的未必是二十五個化身。而是五方五位明晰無礙。當然了,也有人在演法之時分身五五,其目的在於向晚輩弟子展示境界,以堅定其修證之心。

俗話說一心不二用,但是有了陽神化身變換神通,鬥法時可以同時使用多件法器,平時也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以陽身化身行走,需要時刻消耗法力維持,若沒有特定的目的,一般修行人不會總是分出陽神化身。

修行中達到一生歷證圓滿即可,不必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分出化身,除非有佛陀、太上那樣的大神通法力,而那種境界,就不是小小的地仙所能企及了。

修至化身五五次第圓滿,再往下修行要將所有化身變換合一,也等於自我人格中的種種剖面完美融合。這一步也很難,修成之後的境界稱為“待詔”,一世修行明晰無礙。修為已到世間法的盡頭,只待天刑到來,也可主動選擇飛升。

梅振衣分出純陽化身帶著提溜轉坐車離去,本人還留在九林禪院中,只聽喬覺說道:“梅公子在此不必稱菩薩,稱我喬覺僧即可,你有何事要與我商談?”

梅振衣:“喬覺大師,就在這幽冥教主法座前,我想問您幾句話。”

喬覺:“但問無妨。”

梅振衣回頭看了一眼九林禪院的大門,那是提溜轉離開的地方。又轉身問道:“一世盡處歷中陰光明鏡,而後再入輪回,菩薩引眾生入幽冥世界將一世功業展現分明,此為大功德。但也有人天年未盡而橫死,未歷中陰光明鏡,機緣巧合自感成陰神,因執念未消留神於世。是不是該給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

喬覺笑了笑反問道:“什麽樣的機會?”

梅振衣:“以陰神身盡天年,若執念消則自入輪回不必多言。若執念不消,那就讓它們懷著這一生的執念吧,待天年盡,再引入幽冥世界。”

喬覺想了想似是自言自語:“若陰神已留於世,世人當有敬畏驚怖,執念消或天年盡再入輪回,應當如此。”

梅振衣:“既然應當如此,你為何沒有這麽做呢?”

喬覺:“你入幽冥世界曾答何為菩薩行,視眾生為一人,合萬念成一念,無人能與我有此說。”

梅振衣:“今天我能與你有此說嗎?”

喬覺點頭道:“能,就這麽說定了。”他做事好幹脆,這麽重大的一件事情,一問一答間就決定了。

梅振衣又道:“我還有一事要請教。”

喬覺微微有些意外:“梅公子還有何事?”

梅振衣:“當然是為提溜轉的事,我不知世間還有多少提溜轉,但是如我一般肯入幽冥尋人者不多,有修行的陰神被收入幽冥世界,未必次次都能有人把它們帶回來。假如它們自己不願意入輪回,就想在此世修行,菩薩怎麽看?”

喬覺嘆了一口氣:“入輪回者,哪有願與不願?”

要是問世上的人:“你願不願意死?”沒有一個人會願意的,但是身在生死輪回中誰也勉強不得。幽冥世界只是將去世之人的中陰光明境引入層層幽冥境而已,並沒有決定誰的生死,地藏菩薩也沒有額外改變任何事。可以這樣理解地藏菩薩所發下的大宏願——世上眾生入輪回時,皆得自性光明,如此之世間再無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