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八仙過海之時,不知人間已大亂。

梅振衣當年帶走了楊玉環,而李隆基將壽王妃楊玉奴接進宮中冊封為貴妃,盡極寵愛,沉迷於聲色之娛怠於政事,內用權臣李林甫、楊國忠,外放安祿山做大,而安祿山與楊國忠將相不和,互有疑忌之心。

楊國忠就是楊貴妃的堂兄,歷史上的楊貴妃叫什麽名字其實並不清楚,《新唐書》與《舊唐書》兩部史料中根本沒有記載,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中也沒有提及,只是在她被賜死百年之後,文人的野史雜記中杜撰“楊貴妃小字玉環”流傳後世,梅振衣穿越前聽到的自然是楊玉環的名字。

唐代也有文人記述“玉奴,太真小字也”,也許是因為玉奴這個名字不如玉環好聽,後世文人寧願引用楊玉環之名,千年流傳究竟是怎麽回事,恐怕連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梅振衣都說不清楚。

唐代疆域廣闊,各族雜居融合,盡顯盛世懷柔胸襟。唐初時因連年征戰開疆擴土,在各地實行府兵制,極重京畿與各州府政權軍事。到了開元年間,承平日久國中無事,只有邊疆時有襲擾,大唐於邊地設十兵鎮,每鎮節度使或經略使兼管數州行政、財稅、戶口、土地、軍事大權,漸漸形成了外實內虛的格局,成為了中央政權的隱患。

楊貴妃與安祿山之間的關系極為親昵,也有點亂。玄宗也過於重用和信任能征善戰的安祿山,任命他一人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大唐五十萬邊軍中,有二十萬由安祿山指揮,而且是經歷戰陣磨礪最精銳的部隊,與此同時,長安一帶的京畿守軍卻不滿十萬。在這麽一種形勢下,稍微有點野心的人,恐怕都會生出別的想法來,安祿山一直在招兵買馬壯大親信勢力。

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與宰相楊國忠先後上告安祿山謀反,李隆基只推說不信。史上記載李隆基晚來昏聵,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李隆基做為一代有為英主,真的就這麽完全糊塗了嗎?李隆基此時已經有些看出來形勢不對了,但是養虎已成患,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李隆基此人好大喜功,安祿山確實軍功卓著,是在天子寵幸之下一手提拔起來的,若無據說此人謀反,豈不是在打李隆基自己的臉?另一方面,大將擁重兵在外,別人怎麽議論都好說,若是有人上告邊將謀反,天子直接就點頭說一句“我信”,只要傳出風聲,恐怕真得將邊將給逼反了。

皇太子李亨也上奏說安祿山有不臣之跡,他可是未來的國君,李隆基也考慮處置這件事,聽從了宰相楊國忠的建議,招安祿山入朝覲見。

如果是你領軍在外,擁有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實力,朝中有人彈劾你有謀逆之心,你有什麽選擇?無非兩條路可走,其一就是以實際行動表示清白,其二是立刻造反自保,這兩條路的結果都很難測,安祿山首先選擇了第一條路,他接到詔書之後,立刻飛馳進京。

楊國忠曾對天子說過,若安祿山想造反必不敢來,結果安祿山真來了,搞得他很尷尬。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祿山進京拜見天子哭訴:“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節制,恩出常人,楊國忠妒嫉,欲謀害臣,臣死無日矣。”

李隆基好言勸慰,並重加封賞,加封他為尚書左仆射,又蔭封其子,多賜房宅、田地、奴婢,恩寵依然如故。這年三月安祿山離京回範陽時,李隆基親自相送,臨別還把禦衣脫了下來披在他的身上,好一幅君仁臣恭的感人場面。有人也許會問,假如把安祿山殺了或者找個借口把他扣在長安,是否就能阻止安史之亂呢?李隆基動沒動過這個念頭,宰相楊國忠與太子李亨有沒有過這個打算?已不得而知。

但以當時的形勢推演,若真的把安祿山給殺了或關起來,最大的可能恐怕會是另一個結果——這場反叛會提前到來,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與部將史思明等,各懷野心都不是省油的燈。若安祿山陷於長安,這些人極有可能會立刻起兵,而當時安祿山畢竟未反,也沒有任何反叛的直接證據。

李隆基選擇了安撫安祿山,以求緩兵之計,這是無可奈何的明智之舉,但絕對稱不上英明,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確實怠政昏聵,否則也造成不了這種養虎難除的局面,他對楊國忠以及安祿山都猶豫不忍、任用不當,偏偏這兩人得勢與楊貴妃都有關聯。

安祿山離開長安如驚弓之鳥,一路馬不停蹄趕到黃河岸邊,換馬乘船順流而下晝夜兼程,趕回了自己的老巢範陽。

到了第二年正月,安祿山上表朝廷,請求提拔三十二名外族番將取代原先的邊鎮漢將,猶豫不決的李隆基終於開始考慮怎麽處置安祿山了。去年安祿山來長安時,李隆基就打算加授同平章事,將他留在長安入朝拜相,既地位尊榮遠離邊鎮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