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法駕終歸羲皇殿 鎮元設祭萬壽山(第2/3頁)

此時整個萬壽山仙界已被驚動,鎮元大仙座下大弟子雨繡率領門人以及仙界中依附的記名傳人現身來迎,以恭迎祖師之禮跪拜。梅振衣雙手捧金擊子神情肅穆,一言不發地受拜,走入了萬壽山仙界,隱然有青帝之威。

沿途仙家紛紛現身行禮,所持禮數不同,梅振衣發現此仙界的女子特別多,想必是真陽金仙在此開辟九天玄女宮,宮中傳人盡是女子,前來外圍道場駐足依附的女仙家也很多。

……

在一片開闊千裏的廣袤山野中,遠方望見一座山丘,此山的形狀有點像筆架也有點像元寶,兩座對稱的輔丘簇擁,正面山下有一座湖泊如鏡,湖旁是成片的仙家藥田。鎮元子與真陽在湖泊的對岸相迎,身後還站著五位金仙。

梅振衣腳踏湖波來到鎮元子身前,卻未行禮,因青帝已無法向鎮元子行禮,將金擊子遞過去道:“清風仙童身後之托,將金擊子送還萬壽山。”

“多謝梅真人!”只拜天地的鎮元子,此刻也不得不躬身行禮,將金擊子接了過去,梅振衣這才還禮。

“此物應供於封天台。”真陽宮主感慨道。

梅振衣正色道:“此非天庭之物,青帝前身遺願,送還萬壽山。請問它將供於何處供眾仙家往祭感懷?”

鎮元大仙回身一展大袖,如乾坤移轉造化神奇,身後那山峰的半腰出現了一座宮闕,額匾上書“羲皇殿”三個大字。

……

萬壽宗的傳人、九天玄女宮與萬壽山仙界眾仙家皆在羲皇殿中相祭,正殿中沒有神像,當中掛的是一副畫,畫中有位在樹下的童子,是當年清風的面容身形,銀發披拂卻是青帝神態。

畫像前的法壇上,供著一件法器金擊子。萬壽山仙界立羲皇殿為清風設祭,此後眾仙家來往絡繹不絕,這裏也成了諸天修士憑吊青帝與感懷封天之地。

後話少述,鎮元子與萬壽山眾金仙設祭之後,將梅振衣單獨邀到了羲皇殿後的主峰山頂,周圍並無門下侍立,鎮元子道:“梅真人領大天尊法旨,遠離天庭二百年,若願意的話,就在此作客二百年,我歡迎之至。”

梅振衣搖頭道:“多謝大仙好意,但我將下界,尚有事情要辦。”

鎮元子撚須微微點頭:“你下界也無妨,據我推演,波旬必當主動化解你與自在天世界之間的糾葛,結二百年善緣,具體玄妙如何,你下界時便知。”

梅振衣:“我的道侶提溜轉也是這麽想的,但她卻認為是波旬忌憚於我。”

鎮元子:“波旬當然有所忌憚,他三日內若不親來羲皇殿祭奠,若不自行約束好自在天世界,我也不會客氣!”

梅振衣:“大仙能料定波旬將主動與我結二百年善緣,此番推演之功在下相當佩服,以大仙的推演布局之妙,仙界亦無人不佩服。”

鎮元子似在苦笑,竟有幾分愧色:“向時清風能攪亂我的棋盤,後來青帝也能變化我的棋局,見天人大亂,我置身局外觀棋不語,封天之後萬壽山尷尬難言,又是他解了這一局。”

見天人大亂顯末法世象,鎮元子做了最壞的打算,獨求萬壽山清靜,就算諸天世界崩壞,也留一片清靜無擾的仙界。但最壞的打算並沒有成為現實,封天成功天條得立,而萬壽山退到棋局之外封盤自固,處境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青帝最後落子,托梅振衣將金擊子送到山壽山,在此地設祭,等於讓諸天世界與萬壽山世界之間又結緣法,算是幫鎮元子解了這一局。清風與鎮元子同為萬壽宗之祖,在外人眼中有諸多恩恩怨怨,但他們之間的事情,恐怕也只有本人才能說清楚。

“梅真人未成仙之時,眾仙家高人的通靈法眼竟看不透你,此時已知原因,不知梅真人自己是否明了?”鎮元大仙突然又將話題轉到了梅振衣身上。

梅振衣答道:“當然已明了,並非因我多高深,亦不敢以此自恃。”

眾仙家高人法眼看梅振衣不能盡然通透,推演總有混沌未盡,並沒有什麽別的原因,也不是梅振衣有多麽高明多麽特別,而是因果緣法使然。封天之舉牽涉諸天世界,哪怕退出棋盤的鎮元子也仍然身在局中,雖然最終定天條的不是梅振衣,但他的所為是貫穿始終的緣法。

當我們看不清眼前的世界時,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眼睛以及身處的位置。若有人認為僅憑自己就能決定一切大勢所趨,智珠在握無往不利,那只能是妄想。修為之高、推演之精如鎮元大仙者,也是做不到的。

“梅真人,你此番下界要回正一三山嗎?”鎮元子又問道。

梅振衣反問:“是的,請問大仙有何事相托?”

鎮元大仙取出了兩枚光華流轉的丹藥:“這是我借你與清風之手而得的靈丹,還贈梅真人一枚,另一枚請梅真人替我留在人間,留給那位我們誰也不知的人。唉!還不知他是不是人,幾世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