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行路難(第2/2頁)

這裏是京城西城的一處宅院,院子不大,但卻布置的十分精巧,有些江南林園的風采,園中的一處墨池最引人注目的,有數畝大,全被墨汁給灌滿,這池子本來是用來養些魚蝦的,只是長久用來洗筆,便成了這般模樣。

這也是號稱本朝第一畫師,趙端陽的家宅。

這趙端陽也是個奇才,三歲能文,不過二十五,便一甲及第,一路順風順水,只不過不到三年,便就掛印辭官,寄情與畫筆之中,山水、鳥魚、人物,無有不專,尤擅點神,相傳他曾於京城南湖繪過一張群鴨爭魚圖,圖成之日,那畫中魚兒卻是不翼而飛,也不知被哪只野鴨給吞掉,人皆以為怪,自此名氣大盛。

“吱呀——”房門被推開,杜書呆黑著眼圈走了出來,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仿佛多日未曾好好睡覺了般;那正坐在亭間賞景的趙端陽見狀,頓時笑道:“杜兄技業大成了也?”

“跟趙兄相比,可還差的遠呢。”

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怪人自然也是跟怪人交好,這趙端陽和杜書呆雖然見面不多,卻是平生至交,只不過一個專注於文筆,一個好於畫工,但不知是什麽原因,半年前,杜書呆直接找上門來,開口便要學畫。

“這幾個月,我已把畫工的基礎交給你了,接下來能到哪一步,便要看你的悟性了。”趙端陽又問:“這三日三夜,你都待在房間裏閉門不出,到底是畫了什麽?”

一提到這個,杜書呆便目光發亮,精神抖擻,疲憊仿佛一掃而空,連忙拉著趙端陽往房裏去,並道:“趙兄,你幫我看看,哪還有改進的空間。”

“原來杜兄畫的是個美人。”趙端陽看著墻面上掛著的,還未完工的那副,忽然哈哈笑道:“卻不知,這是杜兄的哪一位紅顏知己?”

杜書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道:“我也不知畫的像不像,但在我的心中,阿顏就該是畫中的模樣。”

若是李道士在此,必然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畫中那個秀發垂肩的溫婉女子,與他所見的書妖竟有八成相像;而二者應該一次都沒見過才對。

世上真有心有靈犀不成?

“技藝還有些瑕疵,但是也無關緊要,關鍵是已得其神,這才是最妙的一處……”趙端陽大力贊嘆了一翻,並說杜書呆在這方面真有天賦,只要再苦練上數年,未必不能比的上他。

等二人走後,那畫上的女子忽然眨了眨眼,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