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教物育德(第2/2頁)

“這是臣等職責……”諸葛亮等人拱手道,不過得到寧采臣的肯定,眼中還是有著喜色。

“論武力,我晉國無懼他人,論政治經濟,放眼天下,哪個國家敢說比得上我晉國,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國家的發展建設是長久的,是延續,我希望,我晉國能一如既往保持下去,這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

“臣等必當鞠躬盡瘁。”

“現在政治經濟已經步入正軌,但是這只是讓我晉國慢慢安定發展起來,並沒有讓我晉國真正的強盛起來,我晉國之強盛,不應該僅僅是百姓解決溫飽,時局安定,還應該是百姓的強盛,人民的強盛,他日有一天,我晉國百姓人人如龍,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皆為人傑,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我晉國,當可與世長存,亙古昌盛……”

寧采臣繼續開口道,旁邊的諸葛亮、蕭騰幾人確實心頭大震,舉國百姓,人人如龍,皆為人傑,能文能武,這是怎樣一種盛世,就是衛莊都在這一刻有些動容,看著寧采臣,這是寧采臣的理念,這是一種真正的大願望,大胸懷,舉國上下,人人如龍……

“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學習,文也好,武也罷,都是學習而來,若不學習,說再多都是空談。”

“所以,朕決定,在我晉國境內,建立學校!”

“學校!”

諸葛亮等人看著寧采臣。

“所謂學校,也就是學堂之意,教書育人。”寧采臣道:“凡我晉國子民,無論貧窮富貴,無論男女老少,皆可入學,學校中分文武雙科,以武強盛,以文育德……”

“學校分小學、中學,小學負責教一些基礎文化知識,這時候文武雙科同修,不分輕重,小學讀完可通過會考升入中學,中學分文武兩科,但凡學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天賦選擇學文或則學武,武者,定國安邦,文者,治國為民,人各有不同,天賦也各有不同,有人武學天賦驚人,這種人,適合練武,可為將才,也有人武學天賦普通,窮其一生也難有大作為,這種人,可以學文,學有所成,為官一方,造福百姓,若有人文武全才,可文武雙修,當為國之良才……”

“小學只是教一些基本知識,文武雙修,練武強身健體,學文育德教化,而中學,則是注重人才培養,這些人,都是未來我晉國的良才,除此之外,中學之上,設科考,與科舉同意,分文、武科考,科考通過者,科考同會考一樣,一年一次,升入大學,作為我晉國人才儲備,享受六品官員待遇授予學士學位……”

寧采臣繼續開口道,一個國家的強盛,不是靠一個人,因為一個人遲早有衰敗的一天,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強盛,更應該是百姓人民的強大,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這樣,一個國家才能永遠的強盛下去,而要想百姓人民強盛,僅僅吃飽喝足並不是,最主要的還是學習、教化,能文會武,成為人才,這才是真正的人民強盛,所以,開辦學校,教化育人,勢在必行。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兩世為人,他更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這是國家強盛的基石,不過這一世與地球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上一世的教育經驗也不可能全部適用這裏,需要結合,取有用的,去掉沒用的,結合這個世界的情況。

“小學三年制,中學六年制,大學無期限,小學會考,中學科考未通過,可復讀,自認為成績優異者,也可提前參加會考,鼓勵復讀……”

寧采臣繼續開口,結合上一世的教學方法和和一時的情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