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三生(第2/2頁)

古往今來,誰能長盛不衰,與日月同輝,與歲月同存,沒有人,古之帝皇的壽命也不過千年,但是這本古經卻在闡述三生,追求永生之法。

寧采臣心驚,不過他知道了,這本古經不全,並不是殘缺,而是本身古經就沒有創造完成,就像是一門寶術,只是草創,這本古經亦是如此,闡述三生之法,斬掉自己的過去身,現在身,未來身,就能得見真我,跳出輪回,在歲月中長存,這與傳說中的一門古法很相似,傳說中,神話時代,有一位存在創造出一門法,有人叫斬三屍法,斬掉自己善屍、惡屍和自我屍,那位存在也憑借此法證道,被尊稱為道尊,道中至尊,又有人稱呼這門法為一氣化三清,因為傳說中,斬去的三屍並沒有消散,反而還有這本尊的戰力,一旦施展此法,等同於四個自己與人戰鬥,斬三屍,一氣化三清,這門古法超凡,也因為這門法,很多人猜測,道尊或許在古今證道存在中都是最強的一批人,因為此法太過變態,一氣化三清,等同於四個自己,誰能爭鋒。

寧采臣不知道這門古法與傳說中的斬三屍法是不是有區別,因為他沒見識過所謂的斬三屍法。

“過去、未來、現在,這世間真的有輪回嗎?就算有輪回,前世的記憶早已散失,那還是自己嗎?”

寧采臣自語,何為輪回,萬物更替,草木枯榮,但是就算真的有輪回,丟掉前世的記憶,還能算是自己嗎?就算同一處地方,同一個地方,同一棵樹,同一根枝椏的末端,今年長出來的綠葉,難道你還能說這是去年的那一片綠葉嗎?

輪回三生,三生三世,三世之後,又是什麽?

寧采臣不清楚,一邊觀看古經上面的記載,一邊結合自身感悟,三生經雖名三生,講究斬去過去身、現在身、未來身,斬去三世身得見真我,但是並不完整,這本古經不知道是誰所著,但是寧采臣看得出來,還沒有完成,上面只記載斬去過去身、未來身之法,現在身如何去斬,卻是說得很模糊,沒有具體的方法,只是一些類似假設性的語言,看得出來,著作這本三生經的人當初也沒有徹底完成對這本古經的著作,多半他自己都不清楚如何去斬自我身。

這是一門沒有創作完成的法,不過寧采臣決定去修煉,因為這本古經真的很不凡,過去身、未來身的斬去之法都有記載,證明此法可行,至於後面的斬去現在身之法,那已經是以後的事情,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車到山前自有路,就算沒有路,自己也要走出一條路。

“歷來古之帝皇,無一不是走出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法,我寧進之一生,崛起郴縣,三年從窮書生到一國之主,俯瞰天下,縱觀古今,我寧進之何曾弱與他人,我的路,我的道,也當獨一無二,不弱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