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禮下於人(第2/2頁)

他只能訕笑一聲,“永生,別這樣,我跟曲婉兒是同窗。”

“曲婉兒?”李永生面無表情地幹笑一聲。

他雖然治愈了曲勝男,跟曲老的關系也極好,但是他對曲婉兒的印象,可一直不怎麽樣,那女人身上,二代氣息太濃,有意無意間,都是一副不將其他人放在眼裏的做派。

不過,曲老的面子,他還是要買的,於是淡淡地發問,“你是來給曲老帶話的?”

“這個倒不是,”王志雲訕笑一聲,他能點出曲婉兒,卻絕對不敢胡亂打曲勝男的旗號,“我是有事跟閣下相商……那個小齊,是我老友之子,有點驕縱。”

“我也說嘛,軍中什麽時候這麽沒規矩了,”李永生臉上,還是沒有什麽表情,“跟我商量事情,那就不必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研修生,擔當不起厚望。”

王志雲早打聽清楚此人的性情了,也知道此人對軍方的態度。

但是當他直面此人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這副年輕的外表下,隱藏著怎樣的桀驁。

不過,人家是真的有囂張的本錢啊,別的不說,四個年輕人在屋裏喝酒,而兩個年輕貌美的道姑,還是高階司修,居然坐在門外的台階上吃飯。

——見過不把道宮放在眼裏的,沒見過這麽糟蹋的。

張木子和杜晶晶一看軍役使的表情,就知道這廝想歪了,不過,想歪就想歪了,這關她倆什麽事?她們也沒興趣解釋。

她倆是跟李永生熟慣,才如此不拘小節的——好吧,其實跟道宮中人熟慣,那也是李永生的不凡之處。

王軍役使想歪了,就更加恭敬了,“事關博靈郡黎庶的安危,還望閣下能一聽。”

“呵呵,”李永生笑了起來,“你是軍役使,博靈郡黎庶的安危,是歸你考慮的,跟我這個研修生無關!”

“正是因為我在考慮,所以才來找你商量!”王志雲很無奈地回答,頓了一頓之後,他又說一句,“我強調一點,這是商量,絕對不是征用。”

“嘿嘿,”李永生被他最後一句話逗樂了,“你對我也算下功夫了,那進來邊吃邊說吧。”

正廳裏碗筷都是現成的,秦天祝想將上首的位置讓出去,王志雲很幹脆地坐到了靠門的下首,“大家不用客氣,我這人不講這個。”

相比坐在台階上那兩位,我起碼是坐在椅子上的。

既然吃喝了起來,王軍役使也不著急談正事了,而是聽這幾個小家夥閑聊。

年輕人聊的話題,無非就是那些,他聽了一陣,也開始插嘴,說起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

必須指出的是,他這個身份,對其他三人,還是很有威懾的——秦天祝算個眼高於頂的了,但是就算他伯父親自來,也不敢小看一郡的軍役使。

王志雲有意跟李永生拉近關系,說話的時候沒有絲毫架子,而他說的那些往事,年輕人聽了,也是大開眼界,不知不覺中,他就占據了談話的主導位置。

往事說著說著,就說到了京城最近的風雲——這東西,是李永生也愛聽的。

不出意外地,王志雲說起了英王,不知道軍役使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說東北不穩,而英王在民間的威望極高,有人甚至呼籲英王前往東北鎮邊。

哦,對了,宗正院已經行文,英王賢名在外,親王爵位應該世襲,無錯不削,目前就等內閣審批過關了。

不過事實上,內閣對此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他們可以批駁回三院六部正職的委任,讓天家重新換人,但是對內廷十二監司監的委任,他們就只能勸諫了——那是奸佞小人啊。

至於說皇族內部的事情,內閣的話語權就更小了,趙家人內部的事情,只要宗正院同意了,今上點頭了,內閣憑什麽幹涉人家家族內部的事?

若是像襄王一般,行事太出格,想要世襲親王,內閣可以不給太皇太妃面子,直斥其非,不同意落印。

但就算不同意落印,親王世襲的決定,可以走中旨昭告,不帶你內閣玩了,天家直接宣布,只不過這麽做,天家形象會受損,內閣也會有被打臉的感覺。

所以英王的王爵世襲,基本上算是板上釘釘了,既然板上釘釘,英王就算被正名了,鎮守東北的呼聲,當然是越發地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