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杯弓蛇影(第2/2頁)

所以說,李部長和內廷,是其他親王根本沒打算爭取的。

起碼在太皇太妃死後,內廷徹底掌握在天家手裏了。

王志雲旗幟鮮明地站在天家這一邊,朝安局對王軍役使只有保護之意,但是軍情司那邊,就難免不舒服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軍情司這些家夥們都有嫌疑。

事實上,王軍役使跟軍役部的關系,並不怎麽好,他甚至不被李清明放在眼裏,而揚子江上的戰馬強行闖關,讓他在軍役部裏的名聲,也不是特別好——這是一個不受控制的家夥。

經過五道關卡之後,李永生終於見到了王志雲。

王軍役使見到他,第一個表情就是苦笑,“時局緊張,我無法出去赴約,永生你理解,我已經遭受六次暗殺了……我信得過你,但是別人不答應。”

杜晶晶第一個表示不滿意,“我們一路趕來,風險不比你小多少。”

“呵呵,時局如此,”王志雲並不介意她的話,只是無奈地笑一笑,“永生此來,是給我帶來什麽好消息了嗎?若是不好的消息,咱們先吃飯,吃完飯再說好了。”

“我此來就是兩件事,”李永生輕咳一聲,“吃飯倒不重要,第一件事,為何停止安置流民了?軍役使你當初答應好我的。”

王志雲搖搖頭,“這不是能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也想安置流民,但是現在,已經顧不上了……我們需要集中力量,在保證博靈穩定的前提下,抽出軍隊北上勤王。”

李永生的眉頭微微一皺,“已經定下了,要北上嗎?”

“大致是這樣了,”王志雲點點頭,又無奈地一笑,“天家號召勤王,誰能不去?”

“天家並沒有號召博靈郡吧?”李永生的臉色,有點不好看,“他召的是周邊四郡……博靈離幽州郡,實在有點遠。”

“不召就不去了嗎?”王軍役使無奈地一攤手,“遠也得去,這是政治問題,跟遠近無關……這也是郡守的意思,博靈如此行事,是表明了民心向背。”

李永生嘿然無語,軍事從來是為政治服務的……這句話真的應該這麽理解嗎?

王志雲見他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也有點不忍。

於是他再次強調,“我正在向郡守爭取,一旦出兵的話,安置流民的事,還得抓起來,但是他似乎有不同意見,我們倆現在僵在這裏了……不過你放心,我會盡力爭取的。”

李永生苦笑一聲,“既然是有心為國分憂,為什麽不南下三湘?”

“你當我不想南下三湘?”王志雲沒好氣地瞪他一眼。

不管怎麽說,他也是軍方出身,哪裏看不到南下的好處?

荊王大肆出擊,三湘空虛,又有雷谷和朱雀城在抽後腿,博靈郡厲兵秣馬這麽久,一旦出兵南擊,荊王不可能不回援老巢。

但是南下不南下,不是他能做主的,“北上勤王,那是態度問題,表明對朝廷的態度,但是南下三湘……謀劃上是好的,可是將朝廷置於何地?政治上不正確。”

杜晶晶氣得笑了,“這是難得的機會,稍縱即逝,你卻在說態度問題?”

“我也不想說啊,”王志雲摸起一個茶杯,灌了一口,口中卻吐出一股淡淡的酒氣。

他醉意朦朧的眼中,有著濃濃的無奈,“郡守堅持要勤王。”

“笑話!”李永生冷笑一聲,“郡守左右得了你軍役使?”

軍役房是六房之一,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他們跟巡薦房和賦稅房一樣,屬於直三房。

只看稱呼就知道,這三房的一把手,都是被稱為“使”的,不像教化房、工建房和刑捕房,一把手被稱為“長”。

稱為長的,不一定比被稱為使的級別低,譬如說教化房的教化長,被視為六房之長——中土重教化。

但是稱為使的,意味著屬於派出機構,是條管單位而不是塊管,跟地方上關系不大。

當然,想要完全脫離地方,這也是不可能的。

王軍役使很無奈地一攤雙手,“軍需我能解決一部分,但是糧草總要地方上籌措的……若是北上勤王,一路都好籌措糧草,南下的話,糧草可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