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強闖(第2/2頁)

“祭真人說得沒錯,”李永生在不遠處鼓掌,也大聲發話,“我們有庇護你們的實力,但是你們不守規矩的話,休怪我們袖手旁觀,我雷谷也是要面子的。”

一番說辭之下,終於平息了事態,可是被毆打的士兵,已經是一個重傷兩名輕傷了。

就算這樣,守衛邊卡的軍士,還得向李永生道謝——若沒有雷谷的人斡旋,看守關卡的兩個什,恐怕不會有一個活下來。

過了關卡又走了兩裏,李永生一擺手,吩咐大家在這裏休息。

這個地方距離新兵營的大門,已經不足五裏了,一萬多人休息或者紮營,本身也要占很大一塊地方,再往前走真的不合適了。

眾人休息的時候,李永生放出去兩支隊伍做斥候,然後將桐河兵召集了起來,表示自己希望打散這兩百多人,由他們來管理這一萬多的桐河人。

他一向擅長未雨綢繆,這種事情,按說他早該想到的。

不過說句實話,桐河能這麽快聚起這麽多人,還是很出乎他的意料。

甚至在一開始,他認為“兩萬人”只是個經過藝術加工的數字——這麽做的人太多了。

與此同時,他也沒想到,桐河人對鄭王的軍隊,居然仇視到了如此程度,竟然一遇到機會,就要下死手。

可是再一想,簫陽人對鄭王的態度也不怎麽樣,而桐河剛被東大營屠殺了三百子弟,態度激烈一點,倒也不算什麽。

所以整頓這一萬五千多人,就是要盡快做的事了,否則的話,這些人既然能被他所用,也沒準會被對方利用——烏合之眾太容易被煽動起情緒了,尤其是沒有任何秩序的烏合之眾。

當然,他要求的,並不僅僅是整頓好眼前這些人,而是制定了一個更大的目標:短期內可以有效管理六到八萬人。

沒錯,他要為即將到來的桐河人,做出足夠的準備——人總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其實他認為,將這些人訓練到令行禁止很難,不過大致服從管理的話,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畢竟都是同一個縣的人,隨便拐個彎就能論得上親戚。

簫陽那裏整頓義軍,也不過才用了不到十五個時辰,就有點模樣了。

然而事實告訴他,桐河縣的整頓,比簫陽稍微難了一點,各個大小勢力之間,不是很好協調,至於說原因也很簡單——雷谷沒有拿下桐河的縣城。

在眼下的中土國,一個縣精華就在縣城,大多數人才也集中在縣城,沒有了中間的骨幹力量,沒有了令人信服的紐帶,想迅速整合好這一萬五千人,並不容易。

李永生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今天只能就地紮營了。

不過大多數桐河人根本就沒帶營帳,很多人只是隨身背個小包,吃飽喝足之後,枕上包裹就能睡——最多也不過是拽幾把草鋪到身下。

斥候也帶來了附近的消息,大營裏派出了最少六個千人隊在附近遊弋,而駐地周圍就擺放了三個,雖然三千人不能對己方造成什麽嚴重傷害,但是足夠讓桐河人狠狠吃一次苦頭。

另外三個千人隊,也在不遠處遊弋,似乎在提防別的可能性。

祭強非常遺憾地表示,“可惜不能將他們的斥候抓回來,終究沒有撕破臉。”

戰爭中雙方斥候的搏殺,絕對是戰局中最驚險、甚至是最殘酷的戰鬥,然而,李永生他們是打著調查邪教妖人的幌子,進入大營周邊的。

為了避免授人以柄,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常規戰爭的戰鬥手段。

第二天上午,這些烏合之眾吃完早飯之後,正在整頓兵馬相互熟悉之際,又有斥候來報,“現在遊弋在咱們身邊的士兵,已經在側面集合,形成了一個五千人的集團,看上去不友好……”

這五千人的戰鬥團隊,以中間三千士兵為骨幹,兩側各有一個千人的馬隊,遮蔽了兩翼。

斥候的匯報剛剛結束,五裏地外的營門大開,裏面又沖出一支千人的馬隊,盔明甲亮,一看就是戰鬥力比較強的那種。

李永生的眉頭微微一皺:這是打算……夾擊?

很快地,前方有人喊話,“桐河大營副統領高陽扁,請雷谷李永生大師見面一敘。”

李永生想一想,選了一匹馬騎上,直接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