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第2/3頁)

清原正待回話,忽然聽嘩地一聲。

那白玉冊子忽然翻開,連過十七八頁,才停住了。

清原甚覺奇異,轉頭看去,就見上面有一行字在發光。

清風,身懷仙根,資質上佳。

那光芒朦朧,卻把字體照得發亮。

見狀,清原遲疑片刻,雖然是個守規矩的性子,卻也禁不住少年心性,不免好奇,輕聲道了句:“明月。”

明月也是大仙門下,卻是個女孩兒,長得十分貌美,皮膚白皙,氣質極佳,她為人柔和,人如其名,宛如皎潔月兒。包括清原在內,所有弟子都對她十分親近。

嘩地一聲。

那白玉冊子往前倒翻了幾頁,定在一頁上面,有一行字在發光芒。

明月,身懷仙根,資質極佳,乃仙根道骨,有成仙之望。

這一行字,卻是比之前要詳細得多,顯然明月的仙根資質,要勝於清風許多。

清原心中暗喜,忽然道了聲:“清原。”

白玉冊子動也不動。

清原微微一愕,怔了一怔。

遲疑片刻,便伸出手去,拿住了這白玉冊子,便想用手翻上一翻,尋到自己的名字。

哪知翻開第一頁,他面色就變得煞白。

第一頁赫然寫著:福薄命薄無仙根者,不入此冊。

“福薄?命薄?無仙根?”

清原便如墜入冰谷,渾身寒冷,止不住顫抖。他接連翻了許多頁,尋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愈發寒冷。

他熟讀道書,自然知曉這上面是什麽意思。

無仙根者,根本無法邁入修行門檻。

就算仙根低下,資質低劣,但畢竟還是有些資質,所謂勤能補拙,終究還是有望。

可無仙根,便是全無資質,毫無希望。

至於福薄命薄,更是無須多說,便是天生就沒有大富大貴的命數,更無得道成仙的命數。

此乃上天注定。

“不可能……我分明觀想出了九重玉樓,坐落於玄都紫府泥丸宮內,分明觀想出了九重玉樓……”

他忽然身子一僵。

他觀想出了九重玉樓。

但同齡童子中修行此法的,都已推開了玉樓,真正邁入修行坦途。

而他的這九重玉樓,依然紋絲不動。

“不可能……”

他喃喃自語,驀地一震,顫抖著想道:“大仙……大仙乃是混元大羅金仙,神通廣大,法力通玄,道行通天徹地,定能幫我……”

可是下一刻,他如若被澆上一盆涼水,便徹底涼了心。

混元大羅金仙,乃是天地之中的仙家之祖。

這等級數的仙家道祖,甚至堪稱天道顯化的真身,凡事順應天命,以天地軌跡而行。

“大仙從來順應天命,從不曾逆天而行,怎能為我這麽一個小小道童,而逆天改命?”

清原癱坐在地上。

盡管如此,他仍是抱著一絲希望,往後殿而去,試圖求見大仙。

然而,卻又被後殿的師兄擋了回來。

大仙已然閉關。

……

他怔怔回了煉丹房。

爐火已經熄了。

爐蓋打開,上面是九牛二虎,皆是白面所成,白牛憨態可掬,二虎兇相畢露,宛如生靈,乍看之下,仿佛活物。

但清原一看,便知火候稍微不足,有些半生不熟。

此刻他已經無心理會,只坐在丹爐之旁,默默不語。

爐火余溫仍然十分灼熱。

清原仿若未覺,心中想道:“怎會這樣?不成仙道,百年之後我便只是一堆白骨,怎麽能活?我在紫霄宮多年,一心求的是長生仙道,又怎麽甘心百歲而逝?”

忽然有一陣風吹來。

上面九牛二虎盡數倒下。

清原往上看去,只見這九牛二虎,都頭朝南方。

根據道書所述,這是異象。

北鬥主死,南鬥主生。

若不得修道,他百年後便會壽盡離世,但此刻九牛二虎頭朝南方,而道書中曾述,南鬥主生。

莫非機緣應在南方?

清原呆了半晌。

他已知曉,再留在紫霄宮,或許可以聽大仙講法,可以觀看仙道典籍,乃是極大的仙緣造化,曠世福法。但他無仙根,無神命,照此下去,此生斷然不可能踏上仙家道路,再大的緣法也是枉然。

大仙雖然是混元大羅金仙,通玄造化之尊,卻也是順應天命之仙,定是不會為他逆天改命。

自身再留下來,已無用處。

“不如下界,尋訪機緣?”

他躊躇不已。

下界是凡塵俗世,論起仙家緣法,哪能與紫霄宮中相比?

但在紫霄宮已無希望,只得下界尋訪,盡管希望渺茫,然而卻還有一絲一縷。

清原咬了咬牙,道:“南方!”

於是,他略微沉吟,把用得順手的搗火棍插在腰帶間,帶了近日鉆研的那本黃庭仙經,便即離開。

臨去前,驀然生出了念頭,想起那些三頭六臂以及背生雙翅故事,便又將九牛二虎都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