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各方動靜,星宿不歸(第3/3頁)

壯漢摸了摸腦袋,猶有幾分錯愕。

相半仙沒有理會他,只是悄然算卦,擲下銅錢,然後看著卦象顯示,怔怔出神。

卦象顯示,朦朧不堪。

但關於自身的一方面,寓意……大兇。

“果然還是如此。”

相半仙嘆了聲,看向山谷裏的陣法,“應該還有一段時日,能讓老夫安心布置,以此保命。”

……

蜀國往西。

山林間。

一頭斑斕大虎,盯著眼前那文弱書生。

這文士約四十來許,面白無須,看著那老虎,不驚不懼,神色平淡,忽然開口,不知說了什麽。

老虎未有開靈,並非精怪妖物,不通人言。

但莫名其妙,竟是知曉對方意思。

然後它忽然明白,自身不能吃了這人。

正如那瀑布下的水,往下傾倒,而不是往上逆流……自己吃了他,就如瀑布逆流而上,是不應該的。

於是老虎轉身,隱入山林。

雲鏡先生與那老虎說了道理,讓它退走,旋即看向北方,思索著道:“跟坎淩鎮的青牛一樣?”

“按道理說,不該如此的。”

雲鏡先生神色間略顯疑惑,他學究天人,通曉世界一切,堪稱無所不知。

但這個變化,著實讓他有些迷茫。

“有人逆天而行,亂了道理?”

雲鏡先生思索著,“這是一個不該出現於人間的生靈,也是一個在世上沒有軌跡的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世間的變數,他所斬殺的生靈,都是不應死於當前的命數。”

“例如坎淩的牛,例如北方的星,它們應死於何年何月何日何時,死於何人之手,何時登上封神台,俱有定數。”

“但死於此人之手,乃是提前夭折,斬斷它們在人世間原有的命數,於是就成了變數。”

“聽說蜀八地界也是個世間的變數,但已經被清掃了。”

雲鏡先生看著北方,蹙著眉頭,“眼前這個更為可怕,因為他還不知曉,自身乃是如同蜀八地界一樣的……人世變數?”

“按道理說,既然不該有,便不該出現這樣的人。”

“但如今就出現了這樣的人,沒有道理可說。”

雲鏡先生心想道:“變數。”

……

蜀國。

有道士行走於山林之間,雲霧縈繞,腳不踏地。

他行走在人世間。

但他似乎不屬於人世間。

仙風道骨,出塵脫俗。

守正道門當代首徒,正一。

忽然,他停下腳步,看向北方。

那種異象,是如當初坎淩青牛提前夭折一般。

只不過這次夭折的神靈,要比坎淩青牛道行更高,異象更為明顯。

“在北方?”

在人世間大海撈針的正一,似是見到了海上的一盞指路明燈。

他縱起雲光,往北。

……

雲霄之間。

上是仙界,下是人界。

此處介於當中,不在仙界,不在人間。

虛空中有一座封神台,高三尺三寸三分,方圓一丈三,中間掛著一張封神榜。

榜下有一白衣童子盤膝而坐,面貌俊美,神色冷漠,膝上橫著一劍。

在這死寂的虛空中,在這無聲的神台上,一言不發且紋絲不動的童子,像是融入了這場面之中。

忽地,前方有雲霧翻滾,一個老道人升空而上,一禮拜倒,躬身道:“守正道門當代掌教,拜見白鶴師叔,此來是為……”

不待他開口說完,那童子便道:“不曾歸位。”

守正掌教被打斷言語,也未惱怒,對於這童子如此惜字如金的性子也早有耳聞,他得了童子回話,心中一沉,匆匆施了一禮,落下雲層。

白鶴童子眼神淡漠,一言不發。

下界變數,動靜越大,不久之後引動的聲勢,就越是驚天動地。

他回望一眼,除卻那妖神的神位還是黯淡之外,其實另有些許黯淡之位,也是死後未有歸位的名字。

而最近的一個,乃日遊神之一,北方人士,余上人。

死去的人,道行不高,未來神位也不如二十八星宿這等引人注目,所以被世人忽略。

但他奉命看守封神台,還是看得清楚的。

可他也只是奉命看守封神台罷了。

看到的,聽到的,不在職責之內,可說可不說,那就不說。

白鶴童子從封神榜上收回目光,看向北方人世,仿如看透層層雲霧,片刻後,才閉上雙目。

這裏是無邊無際的虛空,雲霧朦朧,死寂無聲。

一切又安靜下來。

封神榜上那本應歸位,而未歸位的名字,依然黯淡。

其中一個,最是顯眼。

二十八星宿之一。

北方七宿第六宿。

室火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