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入道觀(第2/2頁)

水源道長面含微笑,搖頭道:“只是觸及山水變化而已,真正要邁入這五重天的望山之境,也不知多久。”

清原說道:“興許機緣到了,也就幾日光景。”

水源道長苦笑道:“機緣不到,停在此境數十上百年,也是有的。”

清原說道:“道長莫要妄自菲薄,您對於山水變化,已經有了極高的領悟,只差臨門一腳罷了,不會耽擱太長時日的。”

水源道長笑了聲,道:“願如先生吉言。”

五重天的變化,在清原所學的境界劃分之中,稱作山河樓。

但是在各方修行之人中,亦是各有境界稱呼,其中本領高低,也有許多差異。

從適才水源道長的稱呼來說,這個境界在他的修行裏,似乎喚作望山。

而在水源道長與清原談話之後,前面也來了兩道身影。

正是水源道長的兩名弟子,啟元和啟銘二人。

二人見了清原,俱是面露欣喜,來到前頭,如見長輩一般施禮。

“起來罷。”

清原伸手虛擡,笑道:“怎麽不見你們師叔?”

氣氛陡然靜了一靜。

啟元和啟銘二人對視一眼,低下頭,帶著些許低落,未有言語。

清原略覺訝異,似乎察覺了什麽,看了水源道長一眼。

水源道長嘆道:“前次師弟傷重難愈,只好嘗試能否強行踏破五重天,奈何對於望山一境的感悟還是低淺,突破不成……法力外溢,以致於走火入魔,法力焚化己身,已是羽化而去。”

清原聞言,良久沉默,才嘆了聲。

他與這位老道士,倒也談不上什麽交情。

甚至,那老道士對他還有幾分忌憚。

可這麽一位相識的修行之人,就此辭世而去,多年道行付之流水,連枯骨也不曾留下,在世上沒有了半點殘留。

細想當初的結識,與其間的交談,對方的見識智慧,乃至於他對於己身的忌憚,終究令人有些感慨唏噓。

修行至今,不乏殺戮,可這一次走火入魔而身亡的老道士,勉強可算是故人,難免令人嘆息。

“修道路漫漫,長生路無盡。”

水源道長嘆道:“貧道修行數十年,有無數親朋好友,逐一在歲月之中消去,早已習慣了……或許有一日,貧道修行難成,也會消失在歲月當中。或許有一日,得道成仙,長生不死,那麽這等事情,便更是數不勝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