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飛天(第4/4頁)

回過這個味來,單智便也不再多言,這些時日他正在準備閉關,也不知是否因為李珣進步神速,給了他太大的壓力。

無論如何,李珣總算得到了清靜。

其實他能禦劍,興奮之情是有的,但哪需數日的發泄?他只不過是藉此名目,想找一個僻靜地方,修煉他那見不得人的“幽明氣”罷了。

止觀峰上,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注視之中,峰上高人無數,各個修為深不可測,萬一被發現了,他可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他連記載《幽冥錄》的玉版,都不敢放在身上,而是和那“碧陰丹”一起埋在了某處,這幾個月對“幽明氣”的修煉,更是草草而就,時斷時續。

而自從能禦劍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

連霞山連綿千裏,有多少隱秘之處,怕是眾人見識過的加起來,也不超過其十分之一,要在這樣的範圍中找一處僻靜所在,實在是太過容易。

李珣對《幽冥錄》的興趣,實不在“靈犀訣”之下,且這邪道法門,入門最速,這幾日被他找到了機會,勤加修行,又有“靈犀訣”打下的堅實底子,進度也是極大。

“寄魂轉生”之術,竟被他修到了大成之境。

轉瞬之間,他體內真息的性質,便能夠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靈犀訣”凝成的真息,化為滾滾的“幽明陰火”──這即是“幽明氣”的進階。

從此,他在《幽冥錄》的修行上,也邁入了正軌。

當然,他並非滿腦子都是修煉苦行的武癡,他也準備再過一些時候,就去和明璣再聯絡一下感情的,就算得不到什麽好處,近距離接觸佳人,也是一種享受。

只可惜明璣行蹤之飄忽,就算是在宗門之內也是如此,幾次拜訪都撲了個空。

據說,她是到坐忘峰上去了。

站在萬丈高空之中,運勁抵住激蕩的罡風,李珣盤膝坐在劍上,真息與寶劍的聯系,依然穩固如昔。

他在考慮一件事──距當時下坐忘峰也有八九個月了,他是不是應該再上峰去,念念舊情?

此時,他已能禦劍直上直下,速度狂增何止百倍?即便不能一日夜往返,花上幾日幾夜的工夫,也能飛上峰頂。

中途不正是練習禦劍飛行的最佳時機嗎?還能順便遂了他未完成的“壯舉”,豈不甚好?

還有,那位想想都覺得心虛不已,卻又總是讓人忘不得的青吟仙師──自己不是說有空就到峰上去拜望她的嗎?理由也是充足得很哪!

為自己想了好幾個理由後,他的心情不由一暢。

當下決定,今日便去找林閣,請他應允自己上峰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