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茅山道士(第3/3頁)

那老道人不緊不慢的在路上走著,面色從容,道骨仙風。天氣炎熱如斯,他臉上卻不見半分汗水。為弟子被殺之事而來,面上卻不見一點焦躁。

直行到青黑色的城墻跟下,此時過了夜半,城門早已閉了,他卻看也不看的向前走去,竟然一頭紮了進去,那厚厚的城墻對他而說,竟若無物。

許仙見白素貞焦急的樣子,問道:“那三茅真君很厲害嗎?”

白素貞道:“這三位真君成道極早,分別是上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下茅君茅衷。都已是地仙之位,近於神仙。聽聞上茅君更是法力高強。若是平日也就罷了,但現在已是端午,今日我和小青都要勉力支撐,使不出太多的法力,若是爭執起來,哎,但願來的是下茅君吧!”

許仙這才想起,茅山派在這個世界上的名望。許仙手中那本《墨符書》大部分的符箓,都是著三位真君所創。

道教延續至今,衍生出無數教派,大概分為丹鼎派與符箓派,其勢力一南一北,各有春秋。而南方符箓派最有名的,怕就是“三山符箓”了,分別為龍虎山,閣皂山,句容山。而句容山,因三茅真君而成名,也就是所謂茅山。

茅山派雖然不算是最強的教派,卻絕對是道教中,弟子最多的一派。因為其他門派都是親自下山擇徒度人。而茅山派卻是大開門戶,廣收弟子。雖然得其道者極少,但得其術者卻有很多。

畢竟就算是沒有資質的凡人,如果單學畫幾張符箓,持之以恒,也有成功的一天。再掌握相關的方法,對付一些尋常的鬼怪,不成問題。但其中耗費的辛苦,以及需要的毅力,同樣是個門檻。

若是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毅力與勤奮,錦衣玉食不敢保證,小康之家卻是沒問題的,又何必去做這麽危險的行當,要知道,鬼可不是吃素的。

許仙皺眉道:“一人做事一人當,姐姐安坐,我且去會一會這位真君。那蛤蟆精為禍眾生,那真君既然能夠得道,想必也不是無理之人。”如今小青連身形怕是都維持不住,而白素貞的身體也是虛弱。此事因自己而起,不能連累了她們。

白素貞卻怒道:“你方才說的那些話都是假的不成。”她一作色,自有一番威嚴,許仙也不由囁嚅起來。

白素貞嘆道:“我們是一家人,若不能共同進退,還做什麽夫妻。”

許仙這才點點頭,道:“你先換換衣服,我去招呼一聲青兒。等一會兒,我們一起去會一會這位真君。”

白素貞這才釋然微笑,道:“你好好勸勸青兒,讓她好好躲著,不要沖動。”

許仙點點頭道:“交給我吧!”

許仙一邊往湖邊走去,一邊計算著自己的底牌。對方也是道教高人,那追星劍除妖攝魔的作用就大大降低。而敖渾的軀體不能長期離開錢塘江,怕被人發現異狀,並沒有帶來蘇州。那些符箓之道在對方面前,更是拿不出手。太陽真火威力固然是不小,但對方絕不會給自己近身的機會。

無論來的是哪位真君,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的從凡人之身,修到如今的高度,絕非敖渾那種養尊處優的龍族所能比。能成神做仙的,哪一個不是人中之精。

因為仙道本就是人間最廣大,最深邃,也最艱難的一條道路。可以說,隨便一個修道有成之輩,若是一心追求其他,也沒有不成的道理。

愛做官便是王侯將相,愛詩賦便是文豪才子。

比如這三位真君,除了上茅君自小就一心訪道外。中茅君茅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下茅君茅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

所以指望這種人會像敖渾一樣腦殘,幾乎是不可能的。許仙想來想去,竟然沒有什麽必勝的法子。而且就是勝了,怕也是捅了“茅蜂窩”。

老道士許府的大門前,卻沒有直接一穿而過。先是擡起頭望望半空,黑氣愈發的濃郁,卻又糾纏著一道白光,更雜著一股的青氣,令他皺眉不已。再仔細看處,卻又見一點金光,更是弄不明白。

觀氣之法極為精細,外行難治。但大體一分的話,倒也簡單。紫氣現處,五霸諸侯;黑氣現處,山妖水怪;青氣現處,得道神仙。紅氣現出,人間沙場。金光現出,佛門高僧。

如今泥沙俱下,龍蛇雜居,這是什麽道理?那白光青氣也就罷了,金光分明是佛門的象征,如何會出現在這裏。掐指算處,卻覺得命相亂成一團,哪裏看的清楚。

本來他已算出此處所居的為蛇妖,同自己弟子的死又莫大的幹系。剛好趕上端午節,就有著必勝的把握。

現在卻不由多了幾分小心,莫要陰溝裏翻了船,讓兩位哥哥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