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一九八章 劉伯欽

唐僧被關到別洞之中,熊山君與特處士便胡亂侃談起來,這二人講得乃是妖獸修行之道,他兩個刻意賣弄,專頌道門。那修仙者骨骼堅秀,那達道者神之最靈,凡有九竅,便可奪天地之秀氣,采日月之精華,應四時而采妙藥,養九轉而煉丹成。

說到煉丹,熊山君與特處士卻各有見解,雖小處有些差別,卻也殊途同歸。這一場論道何等少見,寅將軍在那廂聽得如癡如醉,便洞中小妖亦歡欣雀躍,受益不少。

這邊二人論道未止,悟空卻見天空落下一人,正是太白金星到此解救唐僧。那金星只用手一指,唐僧滿身繩索皆寸寸斷落,又施了法術叫唐僧醒來。唐僧見金星面善,便作禮參拜,金星答禮道:“此處叫做雙叉嶺,盡是些精怪妖獸,還是盡早離了此地才好。”

唐僧見包裹包得好好的掛在白馬鞍上,那根九環錫杖斜倚在旁邊,心中暗叫僥幸,於是金星又將唐僧送出了洞,道:“我引你到大路上去。”唐僧不勝感激,牽著韁繩,跟著金星出了坑坑坎坎,走上大路,便轉身拜謝金星,金星此時已化作一陣清風,跨一只朱頂白鶴,騰空而去。

唐僧只見天上飄落一張柬帖,上寫四行字,乃是:“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唐僧見了,又拜上幾拜,謝過金星解厄。

悟空看得清楚,這帖子上寫的是“吾乃西天太白星”,這西天不知道指的是西方靈山,還是天穹西方,或者故意含糊,教唐僧認為都是西天功勞也有可能。

太白金星心機最多,玉帝一番安排他看在眼裏,心中已猜出玉帝幾分心思,看來佛道爭鬥並非那麽簡單的事,彼此均有許多顧忌。自己在其中大多充當斡旋角色,正好大撈人情。

唐僧上了大路,獨自一人西來,這條道說是大路,其實最多兩騎並行。行了半日,前面又無去處,只得再下馬來,躑躅探尋道路。

他自出關來水米未進,腹中早已饑渴難耐,放眼望去,盡是荒山野嶺,哪有人家煙火,所幸遍地是草,馬匹氣力尚足。

唐僧只盼翻過這道山去,前方能有人家,好化些齋飯吃,哪知越行越是荒涼險惡,山中道路不甚難走,只是虎狼號叫聲漸近,路旁野蛇於草中穿行,實在可怖的很。

唐僧膽突突向前緩行,雖知前方是險地,但卻只西方有經,只盼早些翻過山頭去。入山越深,野獸越多,唐僧本就膽小,只覺黑黢黢的深林中有無數野獸眼睛在盯著自己。

這時,突聞一聲猛虎咆哮,這聲音經山嶺回聲,也不知有多少只大蟲一起叫喚,百獸之王威風非比尋常,頓時山中野獸四處奔走逃遁,唐僧座下白馬亦前腿發軟,伏在地上再也不動。唐僧叫苦連連,心道我命休矣。

果然迎面遠遠來了一只大蟲,這大蟲毛色斑斕,身長一丈有余,它見了唐僧,立在當地又是一聲長嘯,然後墊小步向唐僧奔來,自然是將唐僧當成了盤中餐。唐僧亦渾身癱軟動彈不得,連呼救的氣力都沒有。

眼見猛虎奔近,相距不足十丈,只聽“錚”的一聲弓弦聲響,一只雕翎羽箭自唐僧後面射出,正插在這老虎頂門的“王”字上。

那大蟲慘嚎一聲,掉頭負箭而走,唐僧死裏逃生,回頭看去,只見一個獵戶穿著織錦羅衣,腰束一條獅蠻帶,足登麂皮靴,手握勁弓,腰外懸一囊羽箭,斜倚一杆點鋼三股叉,磨得澄明瓦亮。

三藏見這人威武,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

這獵戶到了近前,道:“長老不必害怕,我是山中獵戶,姓劉名伯欽,進山來要尋些走獸為食,不想遇到長老。”

唐僧喜道:“佛祖保佑,叫我遇見貴人。”

劉伯欽道:“哪裏哪裏,也是有緣才相見,長老既然信佛,我這便送長老過去。”

唐僧自然大喜,於是劉伯欽在前,唐三藏在後,向前行去。這劉伯欽在此山中狩獵已久,山中之物見了他皆四處奔走,唯恐逃避不及。果然是毒蟲奔走,妖獸飛逃;猛虎潛蹤,長蛇隱跡。

悟空從始至終也未離唐僧,他見這獵戶劉伯欽至少也有天仙修為,哪裏是個獵戶,分明是神仙變化而成,可惜他不能使用玄空法秘訣,看不出這人根底。說什麽“既然信佛,我便送你過去”,不過是唯恐唐僧心志不堅,又加了一劑安心藥而已。

不一時,二人行到坡下,劉伯欽手指坡下一處莊園,道:“那處便是我家,長老遠行不易,還請入內用齋。”

唐僧早已餓得沒了氣力,於是也不客氣,便道:“如此便叨擾了。”

劉伯欽道:“哪裏哪裏,都是大唐子民,無須客氣。”

入了莊園,伯欽引老母與妻子出來相見,唐僧便欲行禮,劉母道:“長老遠客,無須拜了。只不知你孤身一人,手無縛雞之力,卻要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