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三四章 不敬客

悟空落下來,道:“師父,此山生機盎然,仙氣升騰,哪裏有什麽妖怪,倒像是神仙府邸。”

唐僧一聽大喜,道:“阿彌陀佛,如此再好不過,已有許多日未得安穩,倒可好好歇息一番。”唐僧所說倒也不假,初出大唐時那個白胖和尚,此時已瘦了許多,他肉體凡胎,怎能經得起這般折騰?

四人一馬在山中尋路,緩緩而行,一路看景,到也自在,不知不覺間只見松篁從中,現出幾角飛檐,八戒始終盼著早到地頭,喜道:“那不是神仙府邸?”

那處房屋看著雖近,卻無直路,著實繞了幾個圈子才到。

到了門前觀看,只見松坡淡雅,竹徑清幽。果然望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一座好神仙宅院。

三藏離鞍下馬,又見山門左邊有一石碑陡立,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悟空心道:我那花果山也是洞天福地,看這靈氣濃郁,此地倒也不遑多讓,不知是否與那人參果有關。

三藏道:“這處不像寺院,倒似一處道觀。”八戒惦念齋飯,急道:“師父,僧道不分家,管他寺院還是道觀,先敲門去吧。”三藏道:“待我來。”

唐僧上前叩門,只敲了三聲,便有兩個道童洞開觀門,大分左右。這兩個道童生得眉清目秀,張口便道:“可是大唐高僧,要往西天拜佛的長老嗎?”

唐僧驚喜道:“徒弟們,這個真是小神仙,竟知道我們來歷!”悟空笑道:“也不稀奇,不稀奇。”兩個道童見唐僧應了,一個催另一個道:“你快去告知師尊。”又對唐僧道:“家師早知大唐聖僧必經此地,早早便知會我等了。”

這道童引唐僧師徒進去,自說自話道:“我叫清風,方才那個是我師弟,叫做明月,我家師尊有四十八個徒弟,便數我兩個最小了。”

悟空心道,果然還是他兩個,鎮元子此際卻未如《西遊記》中赴元始天尊處聽講混元道果。悟空清楚記得,當年讀書時自己一直存下一個疑問,那便是因為書中曾道:“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柬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這兩句話雖只寥寥十數字,卻疑點頗多。

世人皆知,元始天尊乃是三清之首,人稱玉清元始天尊,自然住在玉清天,又叫清微天,而靈寶天尊才是上清,才應住在上清天。元始天尊無緣無故把鎮元子邀到靈寶天尊那裏“聽講混元道果”,三清不分彼此,這倒可以理解。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鎮元子,便需要動用三清中的兩人來應對,這卻有些地位不對稱了。

鎮元子修為雖比悟空一流的太乙金仙厲害,但元始天尊自然對他瞧不上眼,說過分一點,恐怕拽出個弟子都能蓋過他。三清雖是聖人,卻不是如假包換的善人,他們教鎮元子入上清天,估計大發善心看孺子可教的可能性極小。

說到這裏,再聯系下面“聽講混元道果”,這個“聽講”二字,可大有玄機了。古人用字規範,單字成詞,因此“聽講”應該包含兩個意思,“聽”和“講”。聽什麽?不知道。講什麽?自然是混元道果啊!

鎮元子有什麽本事,能講混元道果?論修為和道行,他拍馬也趕不上兩位天尊,唯一的可能便是,人參果的奧妙!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人參果既然是天地靈根,沒準就和混元道果有關系,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兩個商量好,你負責提供場地,我負責邀人,一拍即合,就把這個虛心好學的鎮元子忽悠上來了。

三清乃是道教頂尖人物,鎮元子對三清之邀自然不敢稍有怠慢,於是領著四十八名徒弟中的四十六個上了天,只留最小的清風明月看家。他明明知道唐僧取經團要從萬壽山五莊觀經過,明明知道這裏面有一個專偷蟠桃吃的齊天大聖,仔細想來,這般做法還真有些開門揖盜的韻味。

難道是三清強令鎮元子上天,教猴子有空偷那人參果吃?或許三清此舉一箭雙雕也未可知,這三人老謀深算,悟空卻猜不透了。

他更關心的是,為何此時鎮元子仍在道觀當中?自己究竟改變了哪段故事進程,使得這裏出現了岔路呢?

悟空突然想起,上次和老君提起五類之王時,老君神色大變,似乎有什麽了不得的事情發生。嗯,很有可能三清為這事分了心,也無暇來管取經一事。既然如此,取人參果一事似乎變得極難,鎮元子對這一樹果子看得比身家性命還重,自己要盜果子,無異於虎口拔牙啊!

此刻行到了內門,只見門上掛著一副對聯,上書: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八戒看了看笑道:“說的好大話,三清六禦處也不敢說與天同壽,怎他卻敢說?”悟慧道:“你怎知三清六禦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