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六八章 緣何苦

地藏冷淡,如來並不稍以為忤,反而走下階來,迎上去道:“地藏從何處來?”

地藏道:“從凈土來。”凈土是佛門術語,乃是清凈功德所在的莊嚴寶地,傳聞西天靈山有十方無量的凈土,乃是佛門弟子修行的最好處所。如彌勒凈土、如來凈土、藥師凈土……

如來笑道:“在誰人凈土,我怎不知?”

地藏緩緩道:“天下何處不是凈土?”地藏聽聞地上凡人國度被滅一事與佛門地獄有關,但覺西天靈山乃是藏汙納垢和世上最虛偽所在,而自己呆了幾萬年的幽冥地府卻渾如凈土無異。

但如來聽這話卻頗不舒服,他與弟子們傳播法義時常說,天下諸地除靈山以外,都是塵穢之地,佛門弟子畢生要做之事便是將天地化作凈土,到了那時,普天之下自然盡為極樂世界。

經地藏這麽一說,天下處處凈土,那還要佛門弟子做什麽?

於是如來道:“地藏所言非也,地上眾生頑惡,貪迷放逸廣造眾罪,如何能有凈土?”

地藏道:“如來所言,只靈山才有了。”他也不稱現在佛,也不稱佛祖,在大雄寶殿如此說話的,還真是頭一個。眾人聽著均覺十分別扭,但看二人對立,地藏王菩薩面上寶光縈繞,反而比如來更盛幾分,一字一句倒似是垂詢一般。

如來自然也察覺出來了,他不甘氣勢被地藏壓住,稍一縱身落在蓮台之上,沉聲道:“如你所言,天下也只十方凈土,皆在靈山。”

地藏也不在意如來所為,點點頭,道:“你既如此說,我心中倒有幾問。”

如來展顏道:“既是佛法上的事,但問無妨。”言下之意卻是,若論佛法,我自然可與你應答,但若說起其他,我卻未必奉陪了。

地藏道:“既然你說凈土便在靈山,那我第一問便是,佛雲眾生平等,為何有人甫一降世,便在凈土之中,有人卻淪落塵世?”

如來笑道:“此問之前已有人問過,所謂眾生平等,乃是說眾生法性平等,佛對眾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面前,眾生平等,而非說眾生的際遇平等,禍福平等。眾生自無始以來,善業、惡業各有差別,自然便有差別。”

地藏又問:“此理我自然知道,敢問如來,有菩薩生來便在凈土,是耶,非耶?”

如來道:“前世之因,今世之果,菩薩若生於卑微塵穢之地,豈不是不公?”

地藏道:“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還談什麽大慈悲?”

如來一怔,他才明白地藏要問什麽,原來前兩問都是引子,這第三問才真正咄咄逼人。如來凝視地藏,他素知地藏居於幽冥地府度化生魂,只道這是一個癡菩薩,卻不料這人竟也不安分。

此時,殿上五百羅漢,金剛尊者無數雙眼目都聚在如來身上,地藏這一問實在有理有據,且看佛祖如何來答。

片刻後,如來道:“維摩經雲,‘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菩薩也有凡夫菩薩與佛菩薩之分。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而後方堪入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又論雲,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又智度論雲: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如來說完,眾人不由得心悅誠服,暗贊了一聲,果然現在佛佛法精深,這一番言論答得極妙。

哪知地藏又道:“菩薩之解,乃是‘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在世上行走露於人前的四大菩薩,哪個不是法力高強,智、悲、行、願四者兼備,你將菩薩分而論之,我頗不贊同。須知求佛不如求己,你所說的,是菩薩還是沙彌?”

如來呵呵笑道:“地藏菩薩,菩薩與沙彌之分別,在於菩提心耳,若你說這是沙彌,你可見哪個沙彌能在世間度人的?”

地藏正色一字一句道:“自然有!”

如來詫異道:“竟有這人,我怎不知?”他環視滿座,眾人皆搖頭,靈山之上,規矩甚嚴,沙彌莫說度人,便連下山都極為難得。

地藏道:“前世之龍樹,今世之地藏!此為真沙彌也!”

龍樹下山傳播大乘佛教時,確實不是菩薩,但如來那時只當靈明神猿是傳道工具來利用,哪裏會在意他職位,直到後來龍樹立了大功,才被尊為龍樹菩薩。而地藏更是以沙彌之身下了山,他本來籍籍無名,直到後土助他一臂之力,使地藏成了幽冥地府之主,如此身份,自然當得起佛教菩薩之名,故而人界稱之為地藏王菩薩。如來一時疏忽,反將這兩個極為特殊的人物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