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5章 通天之路不尋常(第2/2頁)

原承天怎會與他爭辨,飛升一事,本就千頭萬緒,任千山所說的昊天俗諺,他也亦有聽聞,卻也不能說是錯了。而別人的念頭,他更是做不得主的,微微一笑道:“諸位兄台且在此靜候,在下十日之後再來與諸位相會。”

呂祖與元寂禪師知道他事務繁忙,本來想陪他再回顧府,原承天辭道:“青雲如山,紫光大盛之時,在下必定趕至,兩位前輩又何必隨我奔波辛苦。”二修這才罷了。

原承天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急急回到顧府之中,一來要監督二焰煉制凡界之戟,二來那分魂煉體之術,也需盡快完成。

他先將銀偶體內分魂收回,再依分魂煉體之術的妙訣,重新將分魂寄於靈偶之中,但此次分魂,卻與以往大不相同。

原來此次分魂,另加了一道魂符,這便是分魂煉體最大的秘奧了,若是不來點破,他人怎樣也是猜不透的,可真正修行了,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

這世間的學問,大多也是如此。可見修行中之中便是有一點進益,也是極難的。

加了這道魂符之後,那分魂再無離心離德之虞,更難得的是,此分魂經過重新淬煉,日後就可不用本體理會,而可自我修行了,說來便是另一個原承天,可從身份來說,更像是原承天的侍將。這就是分魂煉體最大的好處。

而分了這道元魂之後,原承天在凡界的未盡事宜,也可由這分魂一手處理了。

此次飛升之前,他已向李三非,陸沉星,龍格非等發出信訣,一來是盼諸故舊議會,二來,原承天亦有諸多事務,要與諸修一一交待的。

如今那三人仍未趕來,想來或是被事情牽絆住了,脫不開身,或是路途遙遠,現在有了這分魂煉體,原承天也大可放心,便是見不到面,也可由銀偶料理。

又等了五日之後,玄焰與青鳥方才煉器大成,卻比預定的時間晚上數日。

說來原承天這幾日甚是難熬,只因呂祖袁公等人的信訣每日裏如雪片般飛來,告之神殿外的青雲動向。

原來上次的那團青雲,果然是一日而逝,其後在另一處又生出一朵青雲來,這朵青雲可就大得多了,大可以山峰論之。

既見這青雲大如山,神殿之中的修士又怎能按捺得住。要知道凡界修士不得飛升兩百多年,諸修在幻域之中,也是呆得夠了,恨不得立時飛升才好。

原承天細問這青雲紫光之兆,知道那青雲固然已是大如山,可紫光仍不算強,便勸呂祖等人稍安勿燥。又有元寂禪師在一邊安撫,神殿大多數修士,倒也能靜下心來。

只是那任千山甚是自負,每日裏鼓動修士與他同行,那些修士在任千山與原承天二人之間衡量半晌,覺得還是原承天更可信得住,也就不去理會了。

但雖是如此,那催促原承天啟身來神殿的信訣,每日怎能少得了七八件?

等到顧沉舟的法寶煉成,原承天再也呆不得了,便辭了顧沉舟,再次回至神殿。臨行之際,自然向顧沉舟發出邀請,可那顧沉舟打定了主意,不肯與諸修飛升,原承天怎能強勉,也只好罷了。

離開顧府之後,原承天發出信訣去,告知自己已然動身,神殿之中自然轟然叫好一片,看來諸修心情急切,那是一刻也等不下去了。

原承天向呂祖動問青雲紫光之事,呂祖傳信訣來道:“這青雲紫光,來而復散,已是三次,這一次青雲與第二次相差無幾,只是那雲中紫光,雖是強過一輪明月,卻比不過三月行天之明。”

原承天道:“最好是等紫光如日在天,那才是飛升的最佳時機,除此之外,皆是兇多吉少,還請呂祖勸諸修莫要急於求成。”呂祖自然應承了。

原承天在途中便與銀偶分了手,將一切無法攜帶之物,交給銀偶,讓銀偶在幻域之中,擇地靜修,只可惜獵風猶在閉關修行,此次相別,竟不得一言半語,委實是人生至憾。

好在有銀偶相伴,八九也與自己親身倍伴一般,而仙修之士,又豈能妄動私情,這念頭也只是在胸中匆匆一現,就已是消失無蹤。

這邊安頓已畢,原承天再赴神殿,入殿之後,他將目光一掃,驚,道:“怎的少了五人?”

袁公嘆道:“那任千山已領著四名修士,徑直飛升去了。”

原承天目光向殿外的青雲紫光一掃,不由大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