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唯留青鳥是為憑(第2/2頁)

就取出無界之劍,讓青鳥遁出劍來,在空中繞行一周,這才道:“趙兄,諸位道友,日後相見,便以這青鳥為憑。”

趙七心中大喜,將目光狠狠的向青鳥掃去,那是要將青鳥的每一處都牢牢的記在心中,其他散修之士,亦是如趙七一般,將青鳥瞧了個七八遍,怕是連青鳥身上有幾片羽毛都能數得過來了。

片刻之後,原承天方才收起青鳥,趙七喝道:“諸位道友,今日禪師以青鳥為記,大夥兒可記住了,日後但凡見此青鳥,如見禪師本人,但有所令,誰敢不從者,莫怪我趙七翻臉無情。”

諸修轟然應聲,就有人叫道:“禪師之言,誰敢不從?七哥你往日精明,今日怎的說出這麽糊塗的話來。”說的諸修皆是大笑。

原承天道:“昊天仙會之後,仙亂必起,還望在場修士,切記善保性命,那仙族的手段,此時實不可正面相抗。”

諸修心中道:“這可是禪師下的第一道禪旨,如何不聽?”忙齊聲叫道:“遵旨。”

今日之戰若非原承天主持大局,這裏近千之眾,還不知能逃走幾人,因此原承天這話,諸修感同身受,自然牢牢記在心中。

但千名散修之士,與蘇城內外數十萬散修比起來,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那仙亂的大勢,又怎可逆轉,原承天思及此事,亦是心中大憾。

便制靈符一道,將剛才的陣法所悟,盡數刻在符中,這才將靈符向空中一祭,道:“大家謹記這套陣法,更盼能廣為傳播,日後與仙族弟子相抗,或可賴此陣保命。”

諸修又是轟然響應,原承天則趁著靈符在空中碎裂,現出陣法要訣時,自身悄然退去,自是人鬼不知。

原承天也不除去龍訣慝影冠,直到悄然回到姬驛靜室之中,這才將此冠收起。

此次刀君雖是刀體散盡,好在收了七道刀魂回來,日後重修刀體,縱有千難險阻,好歹心中也有了指望。

而思及刀君碎體一事,實有重重疑團,或因楊氏見刀君去意已決,楊氏挽留不得,這才不惜刀君碎體,也要求得一勝。但最大的可能,卻是楊氏有莫大的苦衷,這才做出這巨大的犧牲。

奈何種種猜測,卻因刀君刀魂未能凝成,也不知該如何去證實了。

這時姬府弟子,都在談論刀君碎體一事,想來蘇城中的仙凡之眾,亦會將刀君之事仗為談資了。

原承天本不想去聽眾人議論,以免觸動心事,反致傷懷,可自己有破禁旗和神識在身,他人言論,又怎能聽不到?

就聽有名姬氏弟子笑道:“楊氏好不可笑,居然要與蘇氏爭衡,今日連鎮族之寶也碎體魂消了,那勃勃野心,可不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另有弟子道:“可不是?以楊氏上三族的地位,卻做出這不堪之事來,日後何以服眾?就算僥幸壓倒諸大仙族,奪了仙會魁首,可若想領袖昊天,比起蘇氏來,卻是差得太遠了。”

原承天聽到此處,倒也合乎自家心情,不免又聽了下去。

又有人道:“說到楊氏的實力,那是著實不差了,只是遇到我族承天,那可是千萬年才出的一位奇才,就此失利,倒也不足為奇,若換了我是楊氏老祖,不如避實就虛,負了這一場又能如何?最後計點勝局,仍可壓倒諸修的,又何必用鎮族之寶孤注一擲?”

旁邊則有姬氏弟子道:“這就叫利令智昏,或是那楊氏心中過於自大了,不肯做一點讓步,卻不知過剛易折。嘿嘿,這對楊氏來說,實是好大的一個教訓。”

原承天聽到這裏,不免又是嘆息一場。那楊氏的心思如何,他心中雅不願去深究,心中只盼著與慕行雲這一戰早日到來,一旦此戰結束,自己便可與九瓏相會,策劃重修刀君刀體一事。

至於與九瓏的雙修之盟,原承天反倒報著無可而無不可的態度了,只因蘇璇樞的心思,他已瞧得明白,在蘇璇樞的心中,既然已認定了慕行雲,除非慕行雲身死魂散,否則又怎會更改?

父母之命縱是要緊,但只需九瓏心中唯我,我心中有九瓏,便是天下人阻我,又有何妨。原承天念及此,那心情反倒一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