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大道當在直中取(第2/2頁)

正如高個修士所說,原承天這套新法巧妙之極,又新奇之極。世間其他心法,唯有一條路罷了,而這套新法,卻有千條萬條,無論你從哪條路行去,卻是通行無礙。

細審這套新法,或可以天地為洪爐,以自身為丹藥法器,或是以自身為混沌,所謂修行,就是從自身這個小混沌之中挖掘無上潛力,又怎會與昔日所修心法有任何沖突?

紅袍修士越是明悟,越是深自體會到新法之趣。猛然起來剛才林中青袍修士所言,修行之法要循序漸進,又怎敢再向前邁上半步?

原來金仙大士與紅袍修士皆是林氏弟子,今日前來,心中並不曾存有好心,只盼著從這新法之中尋到原承天的破綻,到時就可以取笑原承天一回,也好出了仙會時敗於原承天的那口惡氣。若能令原承天名聲掃地,就此斂旗息鼓,則更是大快人心了。

別瞧承天宮只不過建了半年,可原流之名已是傳遍天下,昊天九方修士,皆知北原極北之地,有座承天宮,宮有傳授無上心法,得能修行此法,可盡除以往修行之敝,不需依賴靈丹妙藥,天材地寶,就可修行無礙了。

雖然那新法遠未大成,可入門心法已然修訂齊備,因此天下諸多散修,就算不曾趨之若騖,也是心中大動。

此刻昊天諸處,皆是戰火紛飛,仙亂無處不在,昊天十大仙族除了天一神宮與姬氏閉門不出之外,其他八大仙族,皆與散修糾纏不清,更有蘇氏與楊氏之爭,或明爭或暗鬥,使得那昊天九方,已無凈土了。

或因仙亂之故,修士通行不便,而承天宮又是路途遙遠,因此這半年來,來此的修士也不過萬數罷了。假以時日,實不知承天宮會聚集多少修士。

兩名林氏修士奉林氏氏老祖之命,來這極北承天宮一探虛實,只因承天宮畢竟就在北原,與林氏金原不遠,就怕原承天集聚散修之眾,漸成勢力,林氏就算不是首當其沖了,也必定要大受影響。

哪知暗藏心機而來,卻被這兩重心法亂了心思。本想從新法中尋出破綻,卻反倒被這心思牢牢的吸引住了。

不過這兩重心法畢竟只是入門罷了,以原承天之才,若是連前兩重心法就無法制得完全,又怎敢傳功授法,而隨著新法越加艱深,原承天是否還有靈慧玄承支撐,那可就說不準了。

兩名林氏修士在河邊駐足片刻,紅袍修士總算將前兩重心法的微言大義之處徹底明悟了,至於金仙大士,更是不在話下了。

二修也不去上橋,而是將橋這邊的幾座玉碑細細瞧來,河邊的這幾座玉碑,刻的並非心法,而是原承天根據新法的根本,以及二重心法的進度,精心制訂的幾項仙修基本法訣。

那碑文所載,於丹道,符術,制器等諸般仙修要術皆有涉及,這些個基本要術,皆是依著新法而來,與世間諸法怎有相同之處?

其中最令林氏二修關注者,則是原承天新創的制訣之法。

所謂制訣之法,就是修士可自創法訣,就如禪修之士可自制禪言一般,但就算是禪修之士,若想制出禪言來,也是極其不易。

可原承天以新法為基,卻可極大便利的制出法訣來,雖然河邊碑文所載的制訣之法甚是簡易,不過是入門罷了,可葉氏二修略瞧了幾眼,皆是心驚。

只因若是新法大成,且制訣之法也能創制的齊備,那世間修士又何必去煉制什麽法寶法器,只需制出法訣來,就可迎敵。若是如此,則天下之勢豈不是為之一變?

若天下修士皆可自制法訣,且威能與法寶相若的話,則那天材地寶豈不是等同廢物一般,誰去爭奪?若連天材地寶也不去理會,則等閑法器法寶,更是不在話下了。

林氏二修瞧見這制訣之法,心中震驚之極。二人所思,也是大同小異。

那太虛忖道:“若原承天真的將這新法創制完成,到時仙族散修豈不是等同於一般,我等仙族之士,也就泯然於眾人矣。”

林氏金仙則想道:“此修不除,昊天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