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本心畏難皆是苦(第2/2頁)

而此次小冥界之戰,元風馳與姬春山恰又相遇,恐怕二修心中皆存了較量之心。不過以二修的靈慧,縱是明爭暗鬥,也不可能有損大局。最多是盡展絕技,事事爭先罷了,諸修也是樂觀其事。

這時諸修來到任太真剛才坐鎮之處,擡頭瞧去,那空中烏雲翻滾,界力氣息驚人,烏雲之中現出一團渦流來,正是任太真破界之處。

任太真便請元風馳先行,元風馳哪肯與任太真爭先,終讓任太真先行一步。

原來任太真在昊天的修行歷程算是一個傳奇,此修於仙修境界時修行極其不順,自仙修初修而至中乘境界時,竟耗費昊天歷六百年,幾乎就在壽限將至時,方才得入仙修中乘,而自中乘至大成,又是磋砣七百年歲月。

但任太真道心極鐵,矢志不渝。好在自仙修大成之後,其人進境便是突飛猛進,爾後登極化虛,成就金仙大成。卻也只花了兩三百年罷了。

因此那任太真的經歷,常被諸族用來教訓弟子,修行之道固然極艱,可若是堅持到底,必有大成。

諸修所不知的是,那任太真另有一事,或許更算得上傳奇了。

原來任太真之所以修行不順,是因其修行之法皆是自創,在凡界修行時固然是順風順水,不想到了仙修之後,那心法缺陷之處就顯現出來,故而雖是苦修不輟,卻是進境極微。

其後得遇原承天,方得傳紫羅心法。

那修士心法一旦選定,幾乎無法更改,只因經此一變,就得是從頭再來了,但那任太真性格剛毅果斷之極,得此紫羅心法之後立時重修,終得大成。

在諸修瞧來,那任太真有今日成就,得益於“堅持”二字,而在原承天瞧來,任太真實得益於勇於“自否”。

需知一人若是已有成就,若是勸他改弦更張,那幾乎是最為困難之事,任太真勇於承認自家心法之不足,寧願重新來過,也不願執一不變,這份勇氣也著實是了不起了。

而無論是堅持還是自否,任太真皆有可敬之處,元風馳固然高傲,可在任太真面前,則只剩下欽佩了。

便由任太真當前,領著諸修穿過空中的界力渦流,刹時來到一處所在。公子我與原承天都曾去過冥界的,只當此處應該和冥界無異,哪知向四周瞧來,卻大為驚嘆起來。

原來此處風景,當可稱得上“明媚”二字。這界中的靈氣雖比不上昊天界,卻比凡界更勝一籌。不過稍稍用神識一探,見知這界中氣息復雜多變,於靈氣之中,亦夾雜著濁氣無數,故而時時都可感受到陰風陣陣。

或因為這界中的氣息變化多端,法則不一,也就無法像冥界那般,建立起輪回替換的秩序來。仙修之士的元魂一旦沉淪此處,若想重回昊天,也就困難重重了。

原承天向任太真道:“此界可有冥王?”

任太真道:“小冥界不設冥王之職,唯有引魂,送魂使者罷了。此界的輪回池常因陰氣不足難以運轉,那送魂使者奉天地法旨,優先送那凡俗元魂轉入輪回,故而仙修之士若想再回昊天重修,可就是極難了。”

原承天道:“這麽說來,這界中仙修之士的元魂定是不少了,這就難怪那飛龍谷的五道元魂不肯轉入此界來,便入此界也不得輪回,倒不如橫下心來,去修鬼修之道。天地這樣的安排,著實有欠妥之處。”

任太真搖了搖頭道:“先凡俗而後仙修,此為天地仁德,怎會不公?”

原承天嘆道:“在我瞧來,既然此界仙修元魂難入輪回,何不徑入冥界,自那正道轉世,雖然自凡界而入昊天,必定是艱難之極,卻總有希望可言,又何必戀棧此處?”

元風馳本是默默聆聽二人話語,此刻不由嘆道:“這就是世人的至愚之處,本以為留在這小冥界可以一步而登昊天,哪知反倒磋砣了歲月。自冥界正道歷凡界而入昊天,固然是希望更大,可想起這其中的許多辛苦,更有可能半道殞落,絕大多數人就會知難而退了。”

任太真道:“那修行之艱,本不在功法,實在於本心,人若畏難,何事能成?這小冥界一事實為明訓。”

這時前方白幡招展,數修飛馳而來,諸修心中忖道:“莫非這麽快就驚動了冥界三王與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