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天威難測莫奈何(第2/2頁)

忽的低頭沉吟起來,片刻後緩緩的道:“我明白了。”

原承天道:“你明白了什麽?”

九瓏道:“你瞧阿神陀派來的這四位侍將,雖也算是各具神通,但著實算不上智謀之士,若換了他人,在這滅界之中千萬年,怎樣也可修成幾項滅界法術了,這四侍卻是碌碌無為,由此看來,阿神陀或不想真正的將你誅殺,只是略為試探罷了。”

原承天亦想了一想,道:“玉清子所收七侍,我昔日也略有耳聞,那火先生原是離中之精,只比四大靈焰略遜罷了,金先生水先生亦是靈慧之士,比這四侍強出不少來。阿神陀誅殺了另三侍,只留下這四侍來,細細想來,果然大有玄機。”

九瓏道:“似此滅界之中,有無窮大法,只需派來一名靈慧之士,也不需本身有多大神通,只需參悟了幾項滅界大法,便是勁敵了,看來阿神陀亦不肯壞了世尊當年所訂法度,不肯讓滅界之法輕泄於外了。”

原承天道:“就算阿神陀不肯輕易將滅界法術輕泄,但四侍畢竟在這滅界之中多年,怎的連一項大法也不曾修成,瓏兒,你若是世尊,又會怎樣安排,方能萬無一失?”

九瓏微微一笑道:“那世間最難測之事,莫過於機緣二字,世人瞧那機緣,實是雲裏霧裏,百般求索而不得,甚至許多世人,認為機緣二字實屬無稽之談,但古語有雲,機緣天定,阿神陀既修成禁重天境界,擺脫天地索縛,視那機緣二字,就算未必是如掌上觀紋,也定可略知一二,我若是阿神陀,只需斷絕了這四侍的機緣,便不用擔心四侍修成滅界強橫法術了。”

原承天點頭贊道:“瓏兒此言,幾近天道了。”

九瓏道:“雖是如此,正所謂天威難測,阿神陀是何居心,此刻也難以測度,我等只管照著我心中所想,一步步行去。船到橋頭,自有說法。”

原承天笑道:“不錯,雖是前途難測,但總不能因噎廢食,你我所行之事,天下有幾人當得,自然是步步生劫,若是縮手縮腳,心存畏懼,那還不如做了個避世潛修的逍遙散修罷了。”

九瓏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天下人皆可避世,承天卻避世不得,承天榮立非忘了前世遭遇?只因你前世一心只修丹道,不問天下大事,最終還不是被青龍施計打回凡塵。”

原承天喃喃的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瓏兒此言,承天當牢記在心。”

此次來滅界,以原承天與九瓏的靈慧,本來習修諸多法術,但二修亦存有敬畏之心,不敢多修異術,觀九瓏所修兩術,那黑砂妙術雖是威能強大之極,但若無混沌靈氣亦無多大用處,而所修金鋥神光,也只是自身原有之術。

唯有得到妙顯雲枝,才是第一大收獲,卻是救人之術,怎能用來殺伐。

而原承天所修靈台妙境,則是世尊必修之術,除此之外,原承天亦不敢多修他術了。

只因那滅界殺伐之術但有修成,就算不傳弟子,與人鬥法時也總有泄露之時,而若是毀天滅地之術,修來自是痛快,一旦泄露出世,則是後果難料,無法控制了。

因此這番滅界之行,對原承天與九瓏的心境亦是一大考驗,若是貪多務得,只管去修毀天滅地之法,或可以得意一時,但終非濟世之道。

二人既除去劍先生這位心頭大患,在這滅界之中已無對手,原承天這才全速遁行,數萬裏之後,前方紅雲滾滾,巨焰升騰,已來到玄焰煉器之地。

二人見離玄焰已近,便緩下身形來,去探那巨焰之中神劍煉的如何,忽見一道青光自空中落將下來,正落在二人近前,那青光絲聲不絕,只一斬,就將二人腳下紅雲斬為兩截了。

二人見此青光,知道是玄焰逞技,不由的又驚又喜,那紅雲本是虛無之物,切雲好似斷水,抽刀斷水水更流,以刀斷雲莫奈何。哪知這虛無之物,仍被這青光一斬兩斷,隱然有斷字真言之用了。

難不成玄焰所煉的乾坤劍,天生就具斷字真言的威能,若果然如此,此劍的殺伐之能,天下無劍可比了。